回来的时候,陶先生送到了车站,没有票不能进入候车厅,他就站在门口望着里面,我们到了二楼站台,回头看,隔着大大的落地玻璃看见他捂着脸,我想他是应该是掉眼泪了,于是我的眼泪也到了眼眶里。
我不喜欢离别,却总在离别。
因为不想儿子的旅途,有一个伤感的开端,我悄悄的擦掉了眼泪,深呼吸了几次,用尽量不哽咽的声音回答了他为什么爸爸不跟着一起来的原因。
好在他对一切都很好奇,并没有纠结很久就接受了爸爸要留下来上班赚钱给他买好吃的理由,并丢开了这个话题。
列车来了,我一手拖着行李箱一手紧紧的牵着儿子,离开家,回另一个家。
我有晕车的毛病,坐车的时候不喜欢接电话。四点多坐上了长沙回家的车,妈妈掐着点打了一个,简短的问了位置,说等我们吃饭。我叫她不要等,她没有回答,我就知道她一定不会听。
堵车又等人,六点才出长沙,到家已是八点多了。
停车的时候我注意到家门口没有人,但开车门的时候爸妈已经到了车前,一定是一直留意着路上的动静,才能第一时间就冲了出来。
其实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只不过是从前没有在意,以至于一直以来心安理得的接受这种欢迎,而忽略了这背后沉甸甸的思念和爱。我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女儿。
妈妈抱陶子,爸爸拿行李,我乖乖的跟在后面进了家门,像一个从不曾长大的孩子。
爷爷奶奶也都在等着,而他们果然还是饿着肚子在等我们吃饭。我的心里又暖又涩。
小的时候一心只想着快点上完学有一份自己的工作,好离开爸妈的管制和唠叨,长大后,见识了社会的残酷,知晓了离开父母羽翼后的人情冷暖,才能体会到曾经是父母为我们撑起了一片纯净的天空,让我们无忧的度过了整个学生时代。这时候才能体会到有家可回的珍贵。
吃了饭,全家人都围着陶子转,小家伙从这个怀里爬到那个膝头,叽叽喳喳的说着车上的所见所闻,童言稚语,很是可爱,他们恨不得把知道的所有美好的词都用来夸一遍他们的外孙。
我觉得好笑又觉得温馨,小家伙好像只是出去了一趟,对这个家完全没有陌生感,吃完饭就去找他的玩具,上了楼就记起来原先外公给他买的碟片,看到沙发上的娃娃就大声的跟我妈宣示主权…
外公外婆跟在后面只是一个劲的笑,眼里是快要溢出来的宠溺和疼爱。
我们国人对家都有一种执念,具体体现在把买一个房子当作奋斗的目标、成家的前提。
经过了兜兜转转后才发现,有父母亲人,有妻子丈夫孩子的地方才是家,不然房子也只是一个寄居的壳子而已。
而一个房子、一个家最好的软装饰是爱。
本文由苏苏苏陶陶原创,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