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的经历:一个具有很强共情能力的人,在说及某个群体遭遇的时候,同情意外地不见了。我毫不怀疑这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因此才意识到除了共情能力之外,产生同情还需要很多其他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什么?人是在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发展出同情能力的?作为一种能力,同情可能消失吗?我们是否应该保住自己的同情?Wiki的Sympathy词条解决了我的所有疑问和猜想,这里选择性摘录一些词条中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思考结果。(顺便说一下,Sympathy是个写得极好的词条,值得一读。)
同情的定义
同情是对另一个生命体的痛苦或困境的感知、理解和反应。根据大卫-休谟的说法,当人们从只关注自我转向另一个需要被帮助的个人或者人群时,就产生了同情,而能够产生同情地原因是“人的心灵在感情和行动上能够相通”,而且“一个人的行为会被传递给其他人”,因此,当情感很容易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时,人们会产生相应的行动。
产生同情的条件
产生同情需要三个条件,包括:
- 关注某个人或者群体。注意力一旦从一个群体或个人移开,便很难再产生出同情。从这点上看,无缘无故的恨是非常可能的。“无缘无故”甚至可能是一个必要条件,这样关注这个条件首先就不具备了。
- 相信一个人/群体需要获得帮助。
- 特定的环境和氛围。
认为社会需要彼此依赖,认为强者有义务帮助弱者,等等这些信念都有助于产生同情。另外,特定的心境、经验、社会关系、显眼程度、地理上的远近,这些特定的条件都能够影响同情的产生。
神经科学的发现
杏仁核和脑岛(Amygdala and insula)在人们经历情感时(恐惧或者厌恶)会被激活,产生同情时这两个区域也变得活跃。活跃的区域还有一次运动区(primary motor area,这个区域在人们看到充满表情的脸时活跃,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其他人的表情)。神经科学家还发现了当人们看到其他人的情感变化时,自己也产生情感波动的神经学机制。
另外,同情这种情感同时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神经活动。
在幼儿期的发展
同情通常产生于2-3岁期间,也有人认为小孩在甚至在18个月就发展出同情。小孩产生同情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个是婴儿时期出现的最基本的情感传染,比如一个婴儿哭,同屋其他的孩子也会跟着一起哭。这说明孩子无需有共同经历,就能识别和模仿其他小孩的情感。第二个关键点时是开始模仿其他人的表情。
有学者认为儿童时期由于情感发展产生的同情,与青年时期因为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s)发展所产生的同情,在面对其他人遭受的痛苦时,有着非常重要的区别。
同情是人成长的内在过程
瑞士的一项研究说明,无论是否有家长的引导,小孩子都会发展出同情心,也就是说同情是人类成长的内在过程。
回到最初的问题:同情是否会失去
上次写这个问题,第一时间就被**了。这次玩点玄的,看看能不能躲得过去。
看下面这个决定同情的函数
代表同情。是在某个时间点可以被改变的一组条件(是个向量),比如前面所说对个人的关注度、是否认为其他人需要帮助、以及特定的心境与经历。代表在某个时间点之前已经被确定的变量,包括人生早期阶段的同情心的发展。出于方便,假定
就是说,增加能够增加同情。那么反过来想,想让人失去同情,降低就可以达到目的。因为是前定变量无法被操控。 有可能是一个跟没关系的函数:不管一个人小时候多有同情心,一旦被操纵,都会失去同情。
操纵是很容易的事情,举个例子:用种族的命运去转移对个人的关注,比如刘慈欣那个著名的吃掉女青年让人类繁衍下去的例子。在这个例子的构造过程中,甚至那两名可以活下来的男性,吃人后所经受的心理上的冲击也被忽略了。
你可以把种族替换成其他宏大的东西,同样可以实现让个体消失的效果。
当观察到恨意在加深、同情在迅速消退,就很难相信是自发地在变化。一切做得如此成功,我甚至认为这是在参考过心理学研究成果之后被精心、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来的。道理很简单,如果被授予这个任务,你会不会去找文献来看?
只看眼前的话,同情是非理性的,但谁会愿意生活在没有同情的世界?我想保住自己同情的能力。
Update(2021/10/11)
能快速找到含有答案的材料,是问对问题的标志。比如这本《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翻了一章多,感觉这会是我读得最快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