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姜老师信佛,她在初中时给我们推荐了这本书,我相信如果不是这次推荐,我也会像大家一样对这类书毫无兴趣。
当我在拿出学校里拿出这本书,许多同学都笑着问:“我这是要出家的节奏?”我也笑了。虽然里边某些观点我不是很赞同,但无法否定的是这本书有它所拥有的精华。 啃完这本相对理论性的书,无疑是枯燥的,可其中的故事,确是很有意思的,也发人深省,都是很典型的例子。通过这本书,也令我重新正视了现实、看清当下。
这本书出自索达吉堪布大师之手,阐明了许多事情在佛界的处理方法。佛界坚信因果轮回,种何因得何果,有些人或许觉得我昨天故意打他一下踩他一脚无所谓,后来也确实没啥不好的事情发生,但佛界说得很好,自己造下的恶因,这世你不曾得到恶果,是因为它还不成熟,等到下一世或者下一代,恶果总会落地,恶报总会降临。这是佛界非常注重的一点,我也非常支持。所以为了自己的以后,从现在起多积点德吧。
再者我觉得第三章和第六章值得体会。第三章主要是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处事,而第六章我认为是第三章的延伸,讲的主要是我们事事不如人的原因,主要是还不会做人啊!所以要在社会上立足主要就是要学会做人,俗话说的也不错,缺什么不能缺德啊。
第三章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观点就是“凡事只要问心无愧就好,不一定非要得到所有人的赞叹,只要对得起自己良心,别人不满意也没办法”。毕竟每个人都做不到让人人叫好,我们不是神,又不能禁锢别人的思想,嘴和大脑都是长在别人身上的,别人怎么说怎么想我们又无法控制,所以何必去过多顾及别人的眼光,只要问心无愧就好不是么?
在第六章中,大师花了大手的笔墨来告诉我们感恩心的可贵之处。无感恩心则事事不成,成功的关键首先便是要有一颗感恩心。许多人长大后由于在社会上过的如鱼得水,便忘记了自己的父母,眼中只有利益,几个月不通电话,让父母担心,甚至还有人想把父母送去养老院眼不见心不烦,更还有只等父母去世后回家抢家产的人,这种人无处不在,真令人嗤之以鼻,也让人痛心。现在的人你只要心中多少带着点感恩的信念,就不会如此过分!
在这本书中我特意熟背了几句话,用来警示自己。正如许多智者所说:“人要有最好的希望,也要有最坏的打算,这就是面对生活的合理态度”。在希望的周围总环绕着绝望,目标没有达成不要紧,但因为一件事就被打垮,那你就真正输了。再如“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某些小事忍忍也就过了,何必闹得两不痛快,不合而散,民以和为贵嘛。诸如此话,多不胜数,就不一一品读了。
这是一本在你迷茫和感到困惑时,能帮你走出逆境,看清现况的励志读物,大家不必因为是出家人所写而抱有偏见,真理比比皆是,翻开这本书和大师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对话吧。
2017级福彩2班
蓝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