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天的开头不知道怎么写,但是在一片祝福声中度过,本来就受宠若惊的我,显得有些拘谨,而恰恰在点滴的幸福中,充满能量的每一天里,我也是很幸福的~
刚刚换船的环境,还没有特别的适应,除了部分新同事表示友好之外,我还是蛮怀念以前的同事,之前的同事,相处时间更久,每天基本上都能吃好,再加上上物料,每个月都有储备,不像我们这条船,虽然是新船,可基础服务不够完善,连昨天生日,差点没饭吃,自己带的零食方便面也没那么好吃,比较惨。而这边中餐厨师做饭,怎么熟不透的样子,豆角豆角不熟,炸鸡腿也不是很熟,我真的已经很久没有碰到厨艺这么差的人了,而且这边厨房的管理都是封闭式管理,不能自己随便拿,哪像上条船那么友好,自己想吃啥吃啥,和同事一起煮火锅底料,吃土豆粉,湖南米粉,调料加倍,浓汤海鲜味,方便面搭配老干妈,那样的日子真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个节骨眼,勒紧裤腰带,认真的感受生活,在不富足的余粮里度日~
接下来逐步分解细化年计划~
关于英文听力,反复琢磨《原典法》内容,关于去年大半年年时间坚持的结果,做一个简单地说明,本来在网上买课买了英语名师的单词课讲解真的都蛮好的,偶然在网上了解到《原典法》,了解到徐火辉老师的个人简介,以及原典法的创办,索性买了他的两本书,开始研究原典法的内容,里面讲述的大量原理性,以及追根溯源到知识的源头,提到西方文化的荷马大师,中国古代神话的仓颉四目,西方语言文化的精髓在于聆听,中国文字的学习精髓在于阅读。
按照书里的说法,我们从最难的《万物简史》开始学习,提及到的顺序,序言-25-30章节,后再从第一章节继续聆听,强调一开始需要大量聆听,且不要追求完美,和必须要听懂的境界,可以允许不懂,聆听的时长要占到当天任务量的80%,剩下的20%,开始查词,朗读,跟读,再次聆听。文中提到最难的部分可以按照532X的方法进行实践。
5:在阅读文本之前,一定要多次聆听,把音频细化,切分成若干个音频,一开始聆听5遍文本,按照不同难度增加聆听时长~
3:朗读,进行文本查词,生僻词可以忽略,尽量同步朗读,实在跟不上的时候,可以进行纯文本阅读,查词,发音搞清楚之后,大声朗读3遍~
2:再次聆听2遍,直到能够理解文中大致意思,继续强化聆听~
X:自主拓展,文中单词短语,自行学习归纳整理,方便以后学习复习方便~
而这里面重点强调一定要聆听资源优化,选取好的聆听且经典的素材,强调悦耳聆听,欣赏语音之美,要求发音的音质质量要高,不求第一时间理解,而在于赏音,锻炼耳部神经。
期间前期500H为基础的分水岭,在逐步累积达到1000H之后,对听力能掌握大致内容,理解有逐步提升,可以选择循序渐进更换材料,升级难度。但聆听的素材,以英语原著素材为主,虽然说很难,但是在坚持达到1000H后,聆听达到最优时长便可畅通无阻。
在我目前学习的阶段,有如下几个问题,
在累积聆听英语达到一些时间之后,伴随聆听和专注聆听,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伴随聆听的目的是强化耳音,锻炼耳部神经,而专注聆听,跟读训练,才是属于真正的学习时间。
我们以28章节第一段开始,聆听完了之后,查词,跟读,再次反复聆听,我们把一章拆封成几个大段落,每个段落是由2-3节,每节音频在2-3分钟为一个单位。第一节学习完后,学习第二节,可是在若干节完毕之后,总是学习新的内容,甚至会遗忘之前的内容,然后要反复进行循环聆听嘛?可这样下去时间成本会比较大,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可以进行下一章节的学习? 书中给出的答案是聆听到很熟悉,甚至脱口而出的地步,可在反复聆听多次之后,都不能进行脱口而出,有可能是句型实在太复杂~可能达到这一要求,目前来说比较难。
另外,也有可能教材难度的问题,其中一位小伙伴,因要参加后半年的考试,她选择聆听《简爱》,对她来说难易程度比较容易掌握,且不是原版的《简爱》比较简单,全文200多分钟。而她参考原典法的收获,比学习《万物简史》的兴趣更大,降低了难度,同时增加了信心。她说换了材料之后,很有成绩感,聆听《简爱》简版一个章节聆听12遍,一节13分钟,读3遍,查生词,基本上都懂了。再聆听之前,千万不要看文本,此为大忌,在几天之后,完成了《简爱》的简版的学习~
接下来的学习中,将会从《万物简史》的第一章节开始聆听,重新开启新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希望尽快完成,且尽量早日可以达到聆听无障碍,并且希望能够听懂更多的英文原著。大体上方法雷同,首先会增加聆听次数,多次聆听之后,朗读,聆听,循环....
期待每天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