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保留以上声明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体验?身心俱疲的你,迫切期待周末或者节假日早点到来,而假日真正来临的时候,却又感到莫名的寂寞,无所事事;似乎一旦切断了工作和生活的联系,你就被整个世界抛弃。一方面竭力追寻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时空,一方面又不知所以地感到孤独。
人是矛盾的动物,面对社交还是独处,就是那么纠结。说到底,还是把社交和独处当作了选择题。的确,从呱呱坠地到桑榆晚景,人生时时刻刻都在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选择。小时候,需要选择玩伴;上学时,需要选择专业;工作后,需要选择人生目标……
最近一个月读了两本书,刚好可以解决这个“两难选择”。
01
第一本是李笑来的《把时间的当做朋友》。没错,它不是一本时间管理类的书籍,其实不然,书中反复给读者“洗脑”——如何建立自己的操作系统和方法论,正确管理自己。
在谈到“人脉”的时候,他认为,所谓的人脉,就算重要,也根本没有别人所说的那么重要;所以,要放下你的无效社交。
如果认真回忆一下,手机通讯录中少则几十个、多大几百个的所谓“朋友”,有多少是经常联系?毋庸置疑,真正经常性联系(一周一次姑且可称为“经常”)的不超过20人。我曾经用通讯录APP清理过联系人,里面不乏有一个月未联系,甚至有六个月以上的未联系人。
当然这么说有些武断,朋友未必就得经常联系,真正的朋友是不需要经常联系的。但社交则不然,社交是从陌生到熟悉,再到互利的过程。
所谓的社交本质上是一种交换——资源的交换,包括个人技能,情感,还有人脉,人脉也可以看作一种信息。最为稳固的关系模型是技能互补,比如一方强于技术开发,一方强于公关销售。社交关键在于提升自己,当你足够强大,建立连接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交的品质也就越高。
资源多的人更愿意和另一个资源对等的人进行交换,如果资源不对等,这种交换也就没有可持续动力。如果我们试图以不对等的资源去进行“社交”,那必然是低质量,甚至是无效的社交。
优秀的人往往都具有共性——主动思考,不断学习,或多或少都会有点“桀骜不驯”。这当然和这类外星球动物本身具有强大的实力一定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具有极强的“时间观念”;而“穷人思维”里,最廉价的即是时间,所以他们愿意把大把的时间用于低质量的社交。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低质量的社交活动中,还不如专心做点可以提升自己的事,学习并拥有更多的资源才能成为他人值得交往的人。
02
第二本书是周国平的《只有一个人生》。
向来不烧脑的书籍都是饭后甜点,只看几个标题就可知一二,活出真性情、成为你自己、丰富的安静……真的静下心来去品味,不仅仅品尝到事情交融,更有情理并茂的味道,这也是读书大忌——读而不思。
我是个内向的人,直到现在,我仍然不善于在一干人等中谈笑风生、左右逢源。曾经非常羡慕那些不论在什么圈子内都能游刃有余的人,只要他在,仿佛身上具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永远是话题的中心。
但我始终不是个有趣的人,仍然会感到寂寞。喧嚣的世界对我而言似乎并不真实,每每一个人的时候,都会觉得这才是真实的自己。在众人面前的那个我只是在竭力掩饰,或者说在扮演我应该的角色。
周国平说寂寞有三种状态:一种是惶惶不安,百事无心,一心想逃离寂寞;一种是习惯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还有一种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
你感到的寂寞应该是哪一种?大多数人并非想逃离寂寞,也并没有安下心来。只是游走在寂寞的边缘,暂时迷失了自我。
轰轰烈烈只是人生的一个片段,低调安静才是人生中一种美好的真实,能静下心来不受外惑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人格的底蕴。交往也是一种能力,但人们往往忽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比交往更为重要的能力。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之所以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外在的经验放在内在记忆中的恰当位置。唯有经过整合,自我才能成为一个独立并又不断生长的系统,才能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强大的内心世界。斯托尔指出,那种缺乏独处能力的人只具有“虚假的自我”,因此知识顺从,而不是体验外部世界,这样的人生当然就没有意义。
如此独处,想必也是高质量吧!
03
很多人自身能力都没发展好,却拼命去结交朋友,钻营圈子,殊不知低质量的社交付出的成本高的吓人,换句话说低质量的社交代价是牺牲自我成长;高质量的独处是并非人人可以做到,读书和学习需要一定的“专注力”,而专注力也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选择低质量的社交或者高质量的独处本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做正确的事远非那么容易。当然,一切皆有度,不盲目社交,也不孤独终老。
声明||文章首发自微信公众号:蜗牛说(woniushuo-HF)冻个手关注一下吧~~
�原文阅读请点击http://url.cn/2CFKc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