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在《老王》一文中自称为幸运的人,比起老王来看作者无疑是幸运的,她有爱人,有女儿,有亲人,有家庭,有朋友……她的心灵是有所寄托的。经济方面,她有工资,无论怎样,生活总还是有保障的,比起老王依靠苦力在风雨里挣命她是幸运的。她是有知识,有文化的,比起老王的精神贫瘠,她的精神生活是富足的。
但从作者自身的遭遇来说她并不是一个幸运者,文革时期,她与钱钟书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派去打扫厕所,剃阴阳头,被红卫兵抄家……身体上精神上受了许多侮辱折磨。这种情况下她依然以幸运者自居,可见杨绛温顺敦厚,稳重淡然的个性特征,她对生活坦然自若的态度令人敬佩。
不幸者老王没有感受到这个世界的丝毫温存,惨然离世!他居住在荒僻、塌败的小屋里,从未享受过家庭亲情的温暖,由于营养不良或是害了恶病一只眼睛变成了田螺眼,他屡遭歧视。一辈子守着一辆难以维持生计的破三轮车,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实在是凄惨至极!
他的去世让杨绛时隔多年回忆起来心怀愧疚,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他与杨绛交往的感情不对等,在可怜的老王心目中,他早已把杨绛一家当做了至亲好友,他送钱钟书去医院会哑着嗓子问有没有钱,去世前一天他选择把珍贵的香油鸡蛋送给杨绛一家,这些都超过了普通朋友的关怀。而杨绛仅仅把他看做一个不幸者,一个熟人加以对待,他们的关系是维持在买卖交易双方的,老王出力,出物,杨绛出钱。文中提到不知道得了什么病,也不知道吃了什么药,老王直着身子来到我家,我害怕得糊涂了,竟忘记请他坐下喝杯茶,不知道他是怎么走回家的。这些都可看出杨绛没有把老王作为亲人朋友,二者的交往情感是不对等的,因此时隔多年,回忆起老王,她会感到愧怍不安!
另一方面原因是杨绛作为大学者,大知识分子,内心十分善良,她有知识分子反思自身的思维习惯,按理说比起周围的冷眼,杨绛一家关注老王的生活,尽力照顾老王的生意,绝不占苦命人老王一点便宜,她善良的女儿还送给老王一瓶鱼肝油,老王在杨绛家感受到了人世间的一丝温暖,杨绛比周围的人实在善良太多,老王去世后,杨绛回忆起来似乎觉得自己本来可以给与老王更多的人道主义关怀,但是她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