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妈妈,当身边人都在怀疑你孩子某一方面有严重缺陷时,你该怎么办?
作为妈妈,我宁愿相信我的孩子是大器晚成,即使全世界都在怀疑他,我也不会放弃。
儿子上小学没多久,我收到班主任发来的邀请函,班级有一个亲子阅读分享会,老师说儿子阅读非常优秀,希望我给其他父母分享经验,我当时能想到的词,只有感动。
儿子说话比一般孩子慢,三岁时除了叫爸爸妈妈,其他的几乎不会说,所以特别害怕上幼儿园。四岁上中班时,同龄小朋友已经很流利的会背古诗,儿歌,讲简单的故事了,他却因为很多字吐字不清,导致所有语言成了自创一派,与人交流我必须当专属翻译。
因为慢吐字不清,经常遭到别人的嘲笑和有意模仿,虽然不是无意的,但是旁人的言行举动无声的流露出一个字,笨。这给儿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也是导致他说话越来越结巴的主要原因。
也难怪,在大多数人看来四五岁了连话都说不清楚可以理解为迟钝,迟钝就等于笨。只有我知道他不笨,尤其是在文字上不但不笨,还很有天赋。
不会说话并不阻碍他热爱文字,三四岁时认识很多字,不管是家里的图画书,路边的广告语,路牌指示,还有幼儿园走廊和海报上。每次经过他都拉着我读给我听,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会主动问我这个字怎么读,很多小孩问过当时记得过后就忘了。这点上儿子充分显露了优势,认过的字几乎过目不忘,所以才在幼儿园时基本能自己看完一本完整的故事书,更宝贵的是我们从来没有要求他认识那么多字。
随着词汇量多了,儿子说话结巴也越来越严重,就连我妈妈也担心,多次提醒我要带去看医生,还当面跟儿子纠正:“贤贤,你看弟弟他们比你小一岁多,说话比你清楚很多,很流利,你要学学他们,改掉这个毛病,要不然一直结巴别人会笑话你,多丢人。”
幼儿园中班要毕业时,我忘记是什么表演活动,别的孩子都很投入,古诗,儿歌唱歌都很自信,轮到儿子了,他站起来后小手不停的搓着,紧张的不知所措。尽管家长,还有老师都鼓励让他别紧张,可是越是这样他越紧张,结结巴巴的一句话也没有说完,在家长们的掌声中老师请出了下一位小朋友。
回到座位上的儿子四处寻找,我知道他在找我,但是人太多,他一下子没法找到,沮丧的坐在位置上两眼泪汪汪的。看着不知所措的儿子,我鼻子一酸眼泪掉下来了,抬头再看看舞台上别的孩子精彩的表演,还有其他父母的欢笑声。
这一刻我明白了,将来会有很长的时间内,即使儿子站在了最显眼的地方同样会被人们遗忘,忽视。我是孩子的妈妈,是他最信赖的人,必须给他最好的呵护,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
那天表演结束后,懂事的儿子低声问我他是不是很丢人?
我抱住他亲了一口‘老师表扬你了,说你很勇敢,以前都不敢上台,今天总算是迈出去第一步了,你很棒。’听到老师表扬了,儿子非常高兴,回家的路上跟我讲了班里很多趣事,放松后结巴的情况好很多。
在纠正儿子说话结巴的这个问题上,幼儿园老师给了我宝贵建议:这种情况也有很多先例,我们再多观察一下,如果等再大一点还是没有改善或者更严重再去看医生。据我观察,贤贤除了说话比同龄人慢一点,其他很多方面都很优秀,他还是我们班公认的识字大王。我教孩子认字时,每次他都第一个认出来,害得其他小朋友都没有认真听我讲。
老师还跟我说,这件事情不能太着急,更不能太刻意的去提醒他,孩子正处于懵懵懂懂的年纪,如果我们刻意去提醒会让他产生一种压力,甚至因此自卑,打击他的自信。他会觉得连我妈妈和老师都觉得我不如其他小朋友,嫌弃我,我一定很差。
从那天起,不仅我自己没有刻意去提醒儿子你又结巴了,我还跟他爸爸以及家里所有人说,不许再提这事。在这以后,不管儿子说得好与不好,我都会微笑着听他说完,只有在他用词不当或者语句不通顺时才提醒他。
也许是无知者无畏,因为认字多,大班下学期儿子经常拿着故事书给班上的小朋友们讲故事,带头阅读。有了信心和鼓励,还有同学们的掌声的羡慕,儿子结巴的毛病慢慢有好转。
上小学后,学校有国学和弟子规,里面的字比较复杂,很多孩子很难记住,老师教一遍后儿子几乎全部能记住,经常带头早读,课间同学们也特别喜欢听他讲故事,越来越自信后,再也不结巴了。
结巴只能算是儿子在这方面发育要比其他小朋友慢,如果我和家人把这个‘慢’看成了‘缺陷’,不仅会打击孩子的自信,让他内心产生不如别人的恐慌,说不定还会造成一辈子无法弥补的过错。
身为父母,宁愿相信自己的孩子大器晚成,也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样子成长,悦纳他的不优秀。
朋友的孩子读二年级时,写字写不好,考试不会做题,每次到了考试孩子就特别紧张,哭泣,老师建议家长要多辅导孩子,为了这事朋友和老公商量后辞职在家。朋友说以前幼儿园时他们夫妻俩都忙,几乎没有管过孩子,孩子不做作业也不管,还很信奉放养,给孩子自由。
在孩子比同龄人落后很多而特别自卑和恐惧时,朋友也认同了一句话,太过放养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尤其是在中国。
当一道数学题教了无数遍后孩子还是不懂时,当一个字擦了又写,写了又擦后还是写不好时,朋友怀疑了孩子的智商。是班主任提醒她不要着急,其实孩子已经好多了,最少现在没有那么害怕考试,也不会再交白卷,有几次测试还及格了。
老师说,当孩子发现自己也不是最差的时候很开心,他也想做得更好,只是因为欠下的帐太多,一时半会儿是没有能力跟上的,他需要时间,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指引,切记欲速则不达,要慢慢来。
朋友记住了老师这段话,没有再逼迫孩子,还会在他进步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孩子也因为一次次的进步而信心大增,现在三年级了,虽然学习还不是很优秀,但最少也能考八十分。最让朋友一家高兴的是,孩子再也没有那么讨厌上学,整个人更自信了。
这位班主任老师的话值得每位父母反思,面对孩子缺点甚至缺陷时,无论多么强烈想要改变克服,必须先学会悦纳,允许孩子落后,允许他跑在人群后面,告诉他,孩子,你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