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不知道是真有此园还是作者曹雪芹凭想象描绘出的景观,不过不管是亦真亦幻,都早已荒芜成为了过往。
差不多三十年前,有好事者在北京二环内西南角仿造经典名著《红楼梦》中的描述建造了新的大观园。园中的布景非常雅致,有江南大户庭院的风范,亭台楼榭、小桥流水,行走其中使人心旷神怡,梦归红楼。
我家就住在大观园近处,这两年闲来无事总会到园子里转转。这园子除了仿古建筑之外,还有一池碧水,水中生长着莲荷。
眼下水面青莲长的正好,有含苞欲放,有含羞盛开,有莲蓬清幽,有绿叶扶持。这么美,引得游人来此观瞧,驻足拍照。亭亭玉立的荷花早已让游人忘却了大观园“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的惆怅。
为什么,因为前来游园的人们,中老年居多,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居多,很少看见楚楚的少女,更不见翩翩的少年,罕见了少男少女的园子,自然少了儿女情长,多了满池清幽,很少有人来此重温“红楼”了。
一大早和女友就来到了大观园,她是来照荷花的,我是陪着她逛园子的,我们结伴游玩,是最好的搭档。因为我们不再年轻,所以无论在大观园里漫步曲径跨桥临水还是赏荷拍照亭台观景,都不曾感受这里隐喻着宝黛的爱情,暗含金陵十二钗的悲欢离合,还有众多人物的鲜活以及红楼一梦的落寞,我们费尽心机寻找的是适合自己的喜欢和快活。
刚到大观园门口,就看到一群五十多岁的男人女人聚在一起,还时不时有人从旁加入进来。每来一个就是一片惊呼,哎呦,咱们自打毕业都三十多年没见过面了,真有点认不出来了。没错,这又是一次老同学聚会,他们要在大观园里寻找当年男女同学划清界限时的青涩。
在园子里的一处石桌石凳上,一位顶着一颗圆形头颅,龇出头皮的短短头发尽数已白的老人,看样子少说也有七十多岁了。他在石桌上铺了一块淡紫色的薄纱桌布,上面放着水杯,折扇,书包还有一台电脑。他正戴着老花镜操作电脑,神情专注,全然不顾我们正在好奇地看着他。女友情不自禁,偷偷给他照了一张像。看到这样一位老人,我深有感触,都诺大年纪了生活还这么精致,连驻足小憩的时候还要上电脑,不知道是看网页呢还是打游戏。这也罢了,还往石头桌子上铺桌布,足见平时生活得多么优雅。那桌布的四角在微风中轻快飘动,更使得老人看起来不同寻常,有点仙风道骨。我真想上前去问问他,您怎么不带老伴儿一起到这园子里来享受人间仙境呢?
路径幽幽,迎面走来一行三人。一位坐在轮椅里的老太太,看样子没有100岁至少也有90岁了。一头梳理得齐齐整整的头发,雪白如雪,一根杂色也没有,白得耀眼。一身丝绸裤褂使她看上去凉爽宜人,白皙的脸上干干净净没有老人斑,显得安静慈祥。为她推轮椅的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儿,估计是他的儿子。旁边跟着一个差不多同样年纪的老太太,大概是儿媳妇儿。一家两代老人来逛大观园,年轻点的推着更年老的,我看见了,心中涌起阵阵温暖。大夏天的,心头一感动,却多了几分清凉。
很多人挎着装有长镜头的照相机在为荷花拍照,更多的人举着手机照个不停,满池的荷花开的粉红耀眼,拍照的人大多头发花白。唯独我的女友头发染成了淡紫色,引无数游人尽回首,这风景很抢眼,会不会也有人把她当成一景给偷拍了呀。
我边走边想,如今的大观园再也不会是《红楼梦》中的那个园子了,当代的宝玉黛玉们本应在如花似玉的年华演绎更加感人的爱情,但是无奈他们都用我的前半生去职场打拼了,把大观园里的浪漫留给了我们这些已经变老的人。可是人老了就再也不能重拾青春的梦想了,那是关于爱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