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动态代理的一般工作流程:
定义接口:首先需要定义一个共享的接口,其中包含代理对象和实际对象都要实现的方法。
创建调用处理程序:实现InvocationHandler接口的调用处理程序,它包含了代理对象的行为逻辑。
获取代理类:使用Proxy类的newProxyInstance()方法来动态创建代理对象。该方法接收三个参数:类加载器、要实现的接口列表和调用处理程序。
使用代理对象:通过代理对象调用接口中的方法。当调用方法时,实际执行的是调用处理程序中的逻辑。
在运行时,newProxyInstance()方法会根据提供的接口列表和调用处理程序,在内存中动态生成一个代理类的字节码,并将其实例化为一个代理对象。这个代理对象实现了指定的接口,并将方法调用转发给调用处理程序的invoke()方法。
在invoke()方法中,调用处理程序可以根据需要在方法调用前后执行额外的逻辑。它接收三个参数:代理对象、被调用的方法和方法的参数。通过这些参数,调用处理程序可以决定是否拦截方法调用、执行额外的代码,并最终将方法调用转发给实际的对象。
总结来说,动态代理的原理是通过在运行时生成代理类的字节码,实现了指定接口并将方法调用委托给调用处理程序。调用处理程序根据需要拦截方法调用,并执行额外的逻辑。这种机制使得我们能够在运行时动态地为不同的接口创建代理对象,并实现一些横切关注点的功能,如日志记录、事务管理、权限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