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驳
在商周金文族徽中,有一个族徽,其字形象今天的“串”字,学界一般释读为“串”。
串尊,著录于《殷周金文集成》5504,铭文:“串”。“串”,族徽。串,《集成》释为“串”,其他有学者释读为“车”或“束”等。据王长丰《殷周金文族徽研究》的统计,带“串”族徽的金文至少有25件,多数铭刻单一族徽“串”。作为族徽的“串”字,一般还有以下这样一个常见异体。
串尊,著录于《殷周金文集成》5503,铭文:“串”。“串”,族徽。
商周金文所见,和串族组成复合族徽的族群主要有“冉”族和“巂”族。
冉串妹觚,著录于《殷周金文集成》7196,铭文:“冉串。妹”。冉串,冉族和串族组成的复合族徽,从铭有“妹”字来看,冉族和串族可能存在婚姻关系。
冉族是一个庞大的国族,据王长丰《殷周金文族徽研究》的统计,带“冉”族徽的金文至少有312件。据此,可以看出在冉族在商周时期实力比较强大。
串巂父丁豆,著录于《殷周金文集成》4658,铭文:“串巂父丁”。“串巂”,串族和巂族组成的复合族徽,表明这两个族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据王长丰《殷周金文族徽研究》的统计,串族和巂族组成复合族徽的金文至少有6件,除了“串巂父丁豆”外,还有以下几件。
串巂父丁卣,著录于《殷周金文集成》5068,铭文:“串巂父丁”。
串巂父丁卣,著录于《殷周金文集成》5069,铭文:“串巂父丁”。
巂串戈,《殷周金文集成》10861,铭文:“串巂”。
巂串登父丁觯,著录于《殷周金文集成》6443,铭文:“巂串。登父丁”。巂串,复合族徽,或作“串巂”;登,私名。
登鼎,著录于《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1565,铭文:“串巂登作父丁彝”。“串巂,复合族徽;登,释读有争议,本文从谢明文所释,属私名用字。
登,李零、董珊《束巂皿作父丁鼎》(见保利艺术博物馆编《保利藏金续》第27——30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释读为“皿”,认为是私名。
程少轩《试说“巂”字及相关问题》(见《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2008年第2辑第13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认为此处的“登”同“串巂登父丁觯”(《集成》6443)的“登”,都是祭祀名。
谢明文(《商代金文研究》第131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中西书局,2022年10月)认为,“串巂登父丁觯与登鼎应该是同人所作。据文例,这两处‘登’显然是作器者私名,铭文大意是串巂族的登为父丁作彝”。
“巂”字,古同“嶲”,文献记载作“酅”。《世本·氏姓篇》记载:“酅,国名”。《路史·国名纪一》云:“酅,炎帝后姜姓国”。
关于酅国地望,逄振镐《山东古国与姓氏》考证认为有两个地方:
一是春秋纪邑,在今山东省临淄县东。《说文解字》云:“酅,东海之邑,从邑嶲声”。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指出:“酅,在今山东青州府临淄县东”。《春秋·庄公三年》:“纪季以酅入于齐。”杜预注:“酅,纪邑,在齐国东安平县。”《春秋左传注》同年注:“酅音携,纪国邑名,当在今山东省临淄镇东,与寿光县相近。”
二是春秋齐地,地在今山东省东阿县西南。《春秋·僖公二十六年》:“齐人侵我西鄙,公追齐师至酅。”杜预注:“济北谷城县西有地名酅下。”《春秋左传注》同年注:“酅音携,齐地,今山东省东阿县南有酅下聚,当即其地,与庄公三年纪国之酅自别。”《路史·国名纪一》:“酅,纪要邑,后为齐附。预云‘故谷城西有地曰嶲下’。《续述征记》:安平有酅亭。安平齐废,今隶临淄。”注:“《记》云齐国东安平,乃菑川国故之城,在郓,今东阿东。”
逄振镐《山东古国与姓氏》还记载:“酅氏,本姜姓。酅国之后,子孙氏焉,称酅氏。《世本·氏姓篇》:‘酅氏,国名。晋有酅魁垒。’”
从串族和巂族组成的复合族徽来看,串族可能和巂族存在血缘关系,两者可能是主干与分支的关系,如果这种推测不错的话,则商周时期的“串”族,可能和巂族一样是分布于今山东一带的姜姓国族。
串族也可能是文献记载的“串夷”。《诗·大雅·皇矣》云:“帝迁明德, 串夷载路。"郑玄笺注:“串夷即混夷 , 西戎国名也。”《诗·大雅·绵》:“混夷駾矣,维其喙矣。”混夷,又作昆夷。昆夷又称作畎夷,属于西戎,是商周时期分布于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
据祝中熹《早期秦史》第48页,研究指出,畎夷属于东夷集团,于夏商之际西迁关中,……居住生活于泾、渭流域,在周代文献中常称他们为昆夷或犬戎。
雍际春《秦早期历史研究》第140页,也有相似的观点,“畎夷作为东夷‘九夷’中的一支,……参与了商夷联军进入关中消灭夏残余势力的斗争,战斗结束后,其主体可能就留在关中定居下来。”
综上分析,串族的族姓可能为姜姓,地望可能先在今山东,后来迁徙到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