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跟人强调我的旅行不仅仅是观光之旅,而是文化之旅,那么除了饮食文化之外,我还做了哪些文化之旅呢?那就随便写写吧!
景洪市作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首府,是当代五景之一。身在其中给人一种别样的异国风情,富贵之余更显气派。而其中的佛教建筑更是给人一种气势恢弘佛光闪烁之感。清晨,漫步在傣王的御花园,鸟声清脆,绿树成荫,徐徐微风将你带入傣王和王妃的休闲时光,花园内的佛教建筑随处可见,有身形婀娜的大地女神、有幻化多变的观世音菩萨以及大腹便便的弥勒佛等等,御花园内的佛像似乎比别处更显气派和宏伟,佛身金光闪闪,佛殿金碧辉煌处处显示着皇家气派与威严。可见历代傣王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在花园深处有一处格外修建的寺庙——总佛寺,佛寺的一角葬着西双版纳的最后一位王——刀世勋。这位傣王逝世于2017年,是云南大学的学子。望着这位帅气的现代傣王,我不禁感慨时代的变迁,恍如这座辉煌的御花园是我们与古代人类的一个链接点,深处其中而不知时代。
从御花园走出竟有一种穿越时空之感。沿着澜沧江的江堤走去,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告庄西双景”,汉意为“九塔十二寨”,旨在重现古时景洪盛景,打造一个繁华昌盛的“景洪城中之城”。
而最让人惊叹的是景洪市大金塔寺,作为当代新建佛塔,身高六十六点六米,寓意一江连六国,其中四小塔为实心塔。塔周每一层都有佛像守护,佛塔两侧有各种表情和种类的人面兽,檐角有孔雀,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丽、善良的象征,不仅在佛寺,在老百姓家中自建的房屋檐角也会雕琢孔雀,意寓家业的兴展。大金塔寺占地5亩,由佛塔、佛足石(借佛祖三次出巡版纳的典故打造)、许愿台等构成。以大塔为核心,象征五景之一的景洪。大塔为贝叶经博物馆,共两层使用空间,东南西北各有一条龙道,龙身雕琢细致,身上装饰着闪亮彩色的晶片,熠熠生辉,龙头神情昂然,仰天长啸,令人行至于此,倍生敬意。正中塔柱周围供奉着星期佛,供游人祈福。四周围绕着四个特色小塔,分别代表着五景中的另外四景:景栋(缅甸)、景莱(泰国清莱)、景迈(泰国清迈)、景邦(老挝琅勃拉邦)。
来西双版纳之前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西双版纳作为热带雨林气候,那么热带水果应该是特别丰盛和廉价的,比如椰子。然而来到景洪后才发现事实并不让人如意。于是让我想起诸葛亮的一个典故说:当年诸葛亮出兵南方七擒孟获之后,为了改变该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诸葛亮"劝诸夷筑城堡、务农桑,诸夷皆自山林徙平原",并在该地区推广使用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和工具,起初,诸葛亮推行新政时遇到了极大的阻碍,因为当地居民极度懒散和懈怠,白天大部分居民除了躺在椰子树下乘凉之外别无追求和热情。后来诸葛亮发现:原来是因为椰子树的缘故,因为椰子树在当地生长得非常繁盛,而椰子的果汁可以解渴、果肉可以充饥、树干可以建房、树叶还可以制衣。而椰子树的生长也不需要刻意去维护与灌溉。所以,当人们的衣食住行都能得极大地满足之后,就开始变得安于现状。所以,当年诸葛亮一声令下一夜之间将云南的椰子树全部砍伐殆尽。如今想来,这也许就是现在我们难以吃到廉价椰子的原因吧,我如此安慰自己。
迈出景洪,犹如重生,将之前的戾气与烦恼随风散去。
心中默念: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