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周五,小雪节气,初冬的阳光没有温度但明亮耀眼。教育研究方法的课程本周让我们自己选题,Question列了2页纸,还是没有Problem出现,案前的参考书过了3本,还把导的核心研究领域也勾连了,仍是没有结果。于是决定去自然里走一走,从9月过来,还没有到山水中去吸点灵气。
顺风车很快捷,40分钟的车程,石门山森林公园,不大也不高,2个小时完成上山下山。山中沿路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人文景观设置,真正是3步一“景”,儒道佛一样不缺,甚至还有药圣位置以及12生肖和神龙井的故事,所有的民俗风景大杂烩。在正经的地质科普讲解旁边,风化岩上冠以求子的遒劲刻字,吸引祭拜的乡邻。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与世俗渴望在这座小小的儒家文化圣山上得以完美统一。
山虽小,大约蕴藏精气,倒是不少历史名人踏足此地。唐天宝年间“竹溪六逸”之一张叔明隐居于此,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据说两度来此访友巡游。不高的山峰都有其名,玉镜峰和石峋峰间的小山包也被命名为含珠台,留下了李杜话别的《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且徕。飞蓬各自远,且近手中杯。清初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尚任仕途不顺,两度隐居于山上三间草庐,取名“孤云草堂”。为了不让孔氏后人孤独,景区在下山路上建了约100米范围的桃花扇景区,就地取材将整本《桃花扇》刻于左近路边所有大石上,但遗憾游人无几,又无配套,因此少有维护,看到只是一块又一块的地质崩塌留下的落石。只有走到近前,才能看到半厘米深密密麻麻的刻字,剩下半程我的乐趣就在于寻找并辨认平平无奇石头上的字迹。
参加户外徒步算算也有十几年了,近几年越发喜爱起自然的户外活动,虽不能感受古代文人寄情山水的心胸,却也觉得从山林草木中吸收了不少自然的灵韵。穿行在山中,耳边是柔和的落叶声和偶有的山泉滴落声,竟然真的一点也不为那些找不到的Problem焦灼了。孔子登临处破败的木牌上摘论语《究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心有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