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迎着习习晚风,我们走在邓城河堤上,沿途看到三三两两带着孩子或一家人悠闲地漫步的人们,小孩儿们走着嬉戏着,大人走着说着,有的扯着孩子,有的还不忘提醒孩童们,要注意着来来往往的车辆。
周围是黄黄绿绿的已然由绿油油黄灿灿或暗红色的油菜花,变成了黄黄绿绿的油菜角,远远近近的似乎尽收眼底的都是它们的身影。不由得让人想要上去捏一捏角儿还有点发硬,看样子想要变得再饱满些,好榨菜籽油来用呢。
看着眼前的油菜花变成了角儿,仿佛鼻子边已经嗅到了菜籽油的香味儿……
越往前走你就会发现,这油菜花地里东西丰富着呢!
你瞧,这个粮仓编的多接地气儿呀!细细上前一摸,居然用绳子编成的,上面不知用啥草做成的圆锥形的盖子,盖在粮仓口上。
粮仓肚子上贴着老字“丰”收的“丰”字。
与它并排站着没距离多远的还有另外一个粮仓,结构与材料都是相同的。
在地里树立两个大粮仓来,是不是寓意着年年五谷丰登呢!
看来这用绳子编成的粮仓还挺讲究。
再往东边看去,是一辆拖拉机,后排座有孩子们坐着,爸爸妈妈在两旁扶着生怕有啥闪失似的。一家人细细端详着,摸索着这神奇的绳子艺术,这也给没几年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小孩子以好奇新鲜的体验。
人类的智慧真是无穷尽。你看,这普普通通的绳子看起来没啥特别的,可一到编织者的手里,艺术家的手里,就慢慢成了手工艺品。放在这田地里还真相配。
丰收了,农民用拖拉机将五谷丰登的粮食运回到打麦场,打好,晒干,统统装进这眼前的粮仓里面。
此外,还有草人守护着这片油菜花籽田地,蘑菇房子,小木屋等富有生活气息的艺术作品。
这些接地气儿的作品,被放置在田间、地头儿,与油菜花,油菜籽儿们相映成趣。它们每天都相依相伴,迎接着前来休闲娱乐的附近的或远道而来的游客。
表面看来它们是静态的。可它们也是艺术,富有丰收劳动场面气息的艺术,它们几乎每天与游人相伴,与油菜花籽作伴,被游人评头论足一番。不管它们是否愿意面对,是否愿意接受别人的评价,游人都愿意摸摸它们,细细观察它们,啧啧称赞它们的惟妙惟肖。
再往前走,还有草与铁片组合成的铁架子,用来放置物品。
东边还有胸大熊二造型在田里守着,它们从守护森林转到了守护田间,还真是稀奇的事儿。
往西边远处望望,瓦蓝的天空中夹杂着金黄色、灰蒙蒙的颜色在其间。
突然想起“野旷天低树”一句诗来,远望去,田野与天空相互接壤,好似一伸手就能够着天际一样。
离开油菜籽与它们的伴儿以后,儿子驱车用手机导航到了许村里的白果树。
据说这株白果树是汉代的,迄今两千多年了。那时光武帝刘秀为了躲避舅舅王莽的追杀一路狂奔而来,恰好走到这颗白果树下,马蹄没止住还踢在了当时还是小小白果树的树身上,留下了蹄印。
白果树下身也留下了刘秀的靴子印、栓缰绳的绳子勒痕,这些痕迹到现在还是清晰可见。
为了纪念刘秀来此,村里给盖了院墙专门将之圈起来,专人看守。院子中央塑造刘秀雕像。
与之毗邻的北边河堤上还有个刘秀塑像,据说是刘秀饮马的地方,取名叫“饮马台”。
这几处景点离油菜花地不远,它们也可说是油菜籽儿花们的伙伴啦。油菜花儿籽们可还真幸运,这么著名的传说多么富有传奇色彩啊!
这些油菜花儿籽的伴儿真奇妙。
齐帆齐微课第4期第 篇1268字
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