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是讲【故事】
写作的目的不是指导什么,只是讲故事。一开始只管分享出来就好,不要期待读者能有什么回应,尤其是立马的改变。
要让读者自己去慢慢领会,吸收。就像是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一样,作者只是其中的一个角色,一场完整的戏,还需要另外的人。
前几天阅读张德芬《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中说到行善有三个层次:01、有目的性的去行善,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形象之类的,不在乎对象是谁。02、真心实意去行善,希望对方能够因为自身善举而变好。03、行善出于本能反应,觉得这是应该做的事情,不需要得到对方的感谢。
觉得第三层次有助于这里说的写作目的不是指导什么,只是讲故事的理解。
2)词语独立的力量
每个词语都有它本身的含义,有一词多义的情况,适用于不同语境。所以这里我们要考虑的是用词精准,话术表达准确无误。
像前段时间鱼哥留给我们的作业是怎么理解对文字要有敬畏之心一样。说出去的话就和泼出去的水一样收不回来。所以我们要慎用,要敬畏,要深入了解其含义。
3)排布结构要取舍
一方面要对文章的修改,删除那些删除后不影响句子意思的字、词、句。记得之前有听说过,有的人的文章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能少,到了这种地步。
一方面写文章前,可以头脑风暴,选出最想写、最有把握写好的几个点来写,围绕着几个点分派排列好前后顺序,列一个框架出来。从整体上把握,不行的还需要继续作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