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事基础教育二十多年,我深知其中的琐碎与辛劳,也能洞悉正常之下的弊端与矫饰,以及无法言说的幽微之处。在这个行业中,有感人至深的付出,也有令人不齿的龌龊,我无法穷尽每一个细节,还原它的底色,更无力从所谓的宏观来审视,因为我从不相信宏观与大局。我在意那一个个小的个体,如同我相信没有砖哪来墙,没有家哪来国。
动笔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曾犹豫过很久。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必要的担心,忧谗畏讥是正常心态,但是,如果我们整日处在一个由颂扬、大局观、强调牺牲所构成的生态中,如果我们只知埋头苦干而不去反省积弊,那必然造成个人的灾难和生态的扭曲与崩塌。
我在简书的个人介绍中,写了一句话:偏激也是一种力量。因为偏激换了一种思维角度,与现实保持某种程度的疏离,能让我们透过迷雾,重新审视习以为常的认知。
或许,这并不是偏激。
一.简单的群体并不意味纯洁。
学校人员的构成,无非领导(就其本质来说,领导是教师群体中的一部分,之所以将其单列,是因为领导群体有迥异于教师的特质)、教师、学生,在这个群体当中,学生是比例最高的群体,也是服务对象,但这并不会让学校成为如外界所言的象牙塔、隔绝世事的精神圣地。
简单并不意味着纯洁。观察一个生态环境,需要特别在意起主导作用的群体。显然,学生处于被教育、被管理的地位。那么,在学校群体中,作为成人的领导与教师,他们各自的思想、活动与互动,折射于学生,然后呈现出学校真实的面貌。
01自信而惴惴不安,享受荣耀而心怀恐惧。
无疑,从世俗眼光来看,学校领导是教师群体中的成功者。
成功者的内心深处,同样相信,——无论他如何自诩富有远见、勤俭、坚忍、头脑聪明,哪怕他一直成功,他的自信仍然不会是百分百。他不敢断言自己知道造就他成功的一切因素。
由普通老师晋升至领导,他的周边必然存在竞争者,竞争者的优势有时超过他,然而某个贵人的一句话,某个事情的有效处理,或许就让他胜出。在他心中明白,可控因素甚至抵不过不可控因素。
所以,他们承受的压力,往往超过普通老师。当下的选拔机制,仅有民意和能力是不够的,还需某个重要人物的赏识与支持。在维持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他们还要保持与重要人物的沟通交流。然而,当重要人物的离去,他们的形势就会变得有些暧昧。
一方面,他们要取得足够的民意,一方面,他们要与重要人物或上级部门保持微妙关系。也就不难理解,在任何的官员身上,你都能看到谄媚的笑容与凶狠的面孔同时存在。他们不会简单的以业务高低来划分下属,也不会以人品优劣结交他人。他们心中,有另一个标准,有用与没用,或者是否合乎自己的心意。
世俗标准下,学校校长可简单划分为优秀者、平庸者、低劣者。
优秀者,往往是掌握群众心理的高手。他不在意某个具体个人的行为,他喜欢在群体中灌输某种信仰、主义、理念,以此促成教师的团结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促成教师对学校集体的认同,来提高升学率。
平庸者,竭力维持现状,他不懂得把教师的心理和情绪引向何方,只是徒劳的解决一个又一个当下的问题,维持着学校正常运转。只要没有大的问题,只要成绩马虎说的过去,只要官位没有丢失的可能,他们就不会考虑其他。
低劣者,如不幸的家庭一样,各有各的表现。或视学校为私产、视教师为仆人,或只唯上不顾下,或只做花团锦簇文章而不重内在,或喜心血来潮而违背常理。
几乎所有领导,关注点在职位的保持和晋升,以及名利的获得。出色的工作、对事业的追求、人性化的管理、对下属的压制、做足表面文章、与上级的良好互动,这些不同的表现,就其本质来说,作用一样:它们是职务晋升与获取名利的垫脚石。
同时,许多长时间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喜欢就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发表意见,闹出种种笑话,这不是简单的虚荣,而是权力给人带来的异化,无畏是因无知,无知是因权力摒弃了谦逊与自省。
把学术与专业作为根本,追求对真理的探索、鼓励不同思想的碰撞交流,对教师、学生生命个体尊重,这是教育管理者最应做的。从这个层面来讲,没有几人能做到。
自信自己获得成功,自信对自己集体的全面把控,又对工作中的问题惴惴不安;享受着职位带来的荣耀,享受着下属对自己的顺从,又时刻恐惧某个细节导致满盘皆输,才是他们的欢乐与忧愁。当然,这与教育的本质无关。
02辛劳与自我牺牲中的个人迷失
当我们以道德和工作态度来衡量教师群体时,虽然有很多负面报道,但不可否认,他们克制、责任感强、富有牺牲精神。即使今天对未成年人过度保护、对教师有众多限制,他们仍然按照自己的良心来对待自己的工作。
这里,我用了“良心”一词,也就可以看出,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不同。他们同其他职业一样,有工作量,有业绩考核,有荣誉及证书。但仅仅完成课时与作业量,完成各种非教学任务,不足以概括他们的全部工作。对学生的付出,还有细致、耐心、感化、交流,及无休止的细节管理,而这些,来自“良心”,无法用具体的工作量来衡量。
在工作时间上,众多的初中与高中教师,工作时间往往超过十二个小时。
他们的辛劳与自我牺牲,如果从职业角度来审视,当然值得赞扬。但如果从个人的人生角度来看,除了工作再无其他依傍和安慰,不能不说是某种悲哀。
寒假,因为春节的缘故,很多老师忙于家务及与亲属的交往。暑假,假期漫长,旅游与休息充斥了整个假期,有少部分老师,选择了学习充电。
即使有两个假期,教师,依然是封闭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难以深入接触到社会的其他层面。
更不用说工作期间了。
教师接触的群体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充当教化者的角色,与同事之间的接触,因忙于繁重的工作,也没有更多时间。所以,教师群体,思想与见识上,缺少与他人的交流、碰撞,导致逐渐走向封闭。因为封闭,他们又坚守着传统的价值观,缺少了对新鲜事物、灰色世界、某种合理不合情事情的理解与包容。
很难用对错来评价,但单调、封闭、按部就班、丧失好奇心、无法应对强烈的风浪,应该算是人生的一种遗憾。
我们的媒体和社会,都在美化或倡导教师的牺牲精神,众多的教师也往往以自我牺牲来获得他人的承认或自诩为美德。
然而,无论是学校还是在其他团体,自我牺牲都需要以自轻为前提,为了获得团体或社会的承认,教师个人得抛弃许多东西,放弃自己的时间,不能有个人意见,牺牲与家人的陪伴相处。
这是当权者乐于看到的,不只教师职业,一个忙于谋生,忙于各项繁杂事务的人或群体,没有时间与头脑来思考种种问题和现象的本质。这利于灌输统一的思想,利于稳定及洗脑。
让一个人生命变得充实的,是家庭、事业、个人爱好、朋友等诸多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必然给人生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自我牺牲式的工作充斥于所有时间,也就挤压了其他的空间:家庭很少顾及、丧失个人爱好、朋友几乎没有互动。
等到退休,职业离你而去的时候,每个人必须考虑,我们到底剩下了什么。
放弃一切的自我牺牲的职业精神,与职业是丰盈充实的人生的一部分,或许两者难以放到一个维度上来衡量,但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过度辛劳与自我牺牲,而造成个人迷失,是一种悲哀。人始终属于自己,而不是某个职业、某个团体的附属物。
人离开团体无法生存,但团体由一个个的个人组成。当领导号召、鼓励牺牲精神时,我们需保持警惕,假如荣誉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任何团体中,获得荣誉的都是极少数,大多数人承担着繁重的基础工作而无所得。人人都牺牲自我,能满足职业归属感,但同时也是他人晋升的基石。
这里,需要厘清敬业与牺牲之间的概念,对职业的忠诚与尽心尽力,是每一个职业人基本的职业道德,旷工者,应付者、冷漠者,不在讨论之列。我所反对的,是领导对教师的压榨,以及教师的自我压榨,无论理由有多高端,无论主义有多鲜明。
生命的精彩,在于丰富。教师可以说自己工作繁忙而无其他时间做其他充实,然而,没有其他的接触,没有思考,终归会让自己迷失在一个小圈子小格局中无法自拔。
03当下的一切,都需留给时间来检验。
无论素质教育如何强调,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负担变得愈来愈沉重。素质教育是个伪命题,教育最重要的着力点,本来就是提升个人与民族的素质。这素质包含有两大基本面: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
素质教育的提出,暗含着一个悖论,在此之前从未有过真正教育。
在提出之后呢?
教育不同于实业,一宗货物的出货量,一个产品的质量,当下即可验证。而教育的成果,需要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来检验。
现实是,我们看学生当下的成绩,而不顾今后他们的学习能力;看学生一幅书法和绘画作品,而不在意他今后是否对艺术有热情;看某个学生获得的体育成绩,而不在意绝大部分学生对运动的坚持。
我们最在意的是学生当下考了多少分,获了多少奖,拿了什么荣誉,因为它们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教育成果。这暗暗契合了当下的时代精神:浮夸、闪亮、流于表面。我们需要当下的、这一个月的,这一年的花团锦簇,即使明天它们被扫进垃圾堆。
而学生的一切学习,是平静的缓流。安静的思考、激烈的讨论,时间的滋养,才能在未来呈现效果。违背规律的教育,教会学生的,是急功近利。
当然,在升学率决定一切,学生成绩是唯一真理的背景下,学生的基础学科打下了坚实基础,从中考、高考的强化训练可以得到验证。国家的高科技逐渐呈现勃勃生机,和基础学科的扎实有切实关联。
前面说过,教育从大的角度来说,分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科学方面,已做的相当牢固,而人文学科,诸如语文、历史、艺术、却在倒退。同时,中国的学生,普遍缺乏逻辑训练,从小学到高中,并没有逻辑这一学科。
这导致两个后果,一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并不高,二是大多数国人并没有逻辑思维。
由此也可以解释,为何一面是国家的科技在进步,一面是狂热、盲目乐观、追求低俗大行其道。
理性、思辨、富有逻辑、自主的头脑,在缺失人文教育的土壤中,难以出现。那么,学生的未来,是国家的劳工,还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民?
就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讨论。
改革,渗透于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教育。教材在不断修改,比如语文教材的古文词义,去年是一种解释,今年又变作其他;各地方各种教育模式纷纷兴起又倒下,各种教学法不断出现、推广,然后悄无声息消失。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显然成为各种理论的试验品。教育不追求长效发展,而是短期奇效。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保持好奇心,保持热情,显然是奢望。一个热爱群众运动,好大喜功的国家,显然让学生无所适从。
当下的一切,都需要时间来验证。学校既追求升学率,又要各方面全面发展,必然要传导至学生。一切的压力,都由学生来承担,今天学校的升学率与奖杯,建立在学生的血肉之躯上。厌学、沉迷游戏、心理扭曲的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学生找不到热爱,也无从宣泄。
健康的社会,需要健康的人,未来的学生及他们所代表的的社会,究竟以和面目出现,我不能做出准确的预估。但是,时间,会给我们一个公正的答复。
我不否认精英与优秀人物的出现,但决定整个社会生态的,是街巷、是田野、是社区,是沉默的大多数,是在选拔机制下被淘汰的学子。他们的健康与否,决定这社会是否良性发展。
二、有种荒谬,是纸面的的规则与现实的运行,各行其是。
学校的主要事务,无非教与学、学生活动、教研、学生管理、教师学习等几个主要方面,这属于真正的学校事务,也是众人所理解的教师工作轻松的原因。简单的表象下,却是荒唐的不堪重负。纸面的规则与现实的运行,是两条平行线。
我曾深入思考过其中的原因,却难以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如果非要找一个理由,我想,任何一个涉世已深的成年人,都能明白,潜规则才是实际的规则。
04教学是一切的中心,是冠冕堂皇掩盖下的妄想。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有一道题目。“假如上课过程中,校长打来电话,怎样处理”。
这道命题,违反了两个常识,一是教师上课要么不带手机,要么手机打静音。二是包含着校长和学生谁更重要的伪问题。
能提出这个问题,其实告诉我们,对课堂的侵扰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因临时紧要的非教学任务,导致无法正常上课,几乎每个一线教师都曾遇到。因为一次检查或活动,停课准备,也早已司空见惯。如果说这些仅是小概率事件,那么,教师忙于教学外事情的时间,远远超过课堂及备课的时间,却是不争的事实。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这句摆在文件、常出现于会议的话,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从学生保险单的填写,到完成各类表格。从准备检查到活动筹备,从召开会议到总结报告。教师们放弃教学的时间,用在了充实档案盒上。
生态的败坏从只检查材料而不深入一线开始。
教学为中心本是常识,但为何不尊重常识?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
一是如上文所说,一个人或群体,只有忙于繁杂事务,才不会动脑去思考。非教学事务的忙碌,既能造成教师群体辛勤劳作的假象,也能让老师不加辨别的接受自上而下的命令。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越是忙碌,思想就越“纯洁”,越有涨薪,越是感恩戴德。那么对于学生的思想控制就越牢固。
二是当下效益远比长远效益更能获得上级青睐。以普通初中生为例,从入学时习惯的养成、科目的熟悉,到逐步学会学习的方法及不断的努力,最终取得良好效果,需要二到三年时间。静等花开需要耐心,结果还不一定完美,杀鸡取卵却是立竿见影。所以,教学之外的奖项越多,档案越充实,名利来的越快。
三是教学可以实现某种程度上的速成。早晚自习的设置,大量重复性作业及习题的训练,还有对学生的严苛管理,都能促使成绩提高。作为教师,研究中考题与高考题是一项基本技能,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有针对性的训练。讲课只讲考试的范围,足以证明违背规律也可取得成绩。
将教学作为中心,将课堂最为滋养学生灵魂的源泉,就现在的教育生态来讲,几乎就是堂吉诃德式的笑谈。
05一方面,相信团体活动会深化某种意识。一方面,又仅仅是徒劳地完成一项团体活动。
众多的团体活动,无论是游行、仪式、典礼,还是比赛、展示,都可以让深入其中的人获得心灵的共鸣,通过这种共鸣,建立共识或集体潜意识。一个人进入集体后,不自觉会跟随集体行动、以集体意识代替自己的意识,不再独立思考。
学校中举行的常规活动,比如体育比赛、朗读展示、手抄报评比,包括开学典礼、考前誓师,其实都是借助某种形式,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意识、拼搏意识等等。
学校相信这些活动的力量,教育者却忘了,自己的意识有多少是通过活动建立起来的。人的深层意识和价值观,来自家庭、经历以及知识储备,不能说某项集体活动不会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大多体现在活动优胜者身上),但相对于绝大多数人,成年后,几乎难以记起曾参加过的活动,除非他是那项活动中的焦点。
一群几乎忘记自己曾参加的活动的人,却天真地认为,集体活动在学生成长中,有着巨大作用。
如同,学校或教育局,天真地以为组织一次说课比赛,就能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以为通过一次演讲比赛,就能激起教师的学习意识,以为举行一次快闪,大家都能享受其中的美妙。
美妙的体验、成功的喜悦,无法启齿的羞辱,不可避免的离开,人生中的刻骨铭心,往往由它们构成。一次庆典带来的愉悦不如独立完成自己喜欢的手工制品,一场比赛失败带来的痛苦不如朋友突然的背叛。深层意识都是由个人强烈的情感体验积淀而来。
学生活动是正常学习之外的补充,它的本质是参与、放松、获得快乐体验,减轻学习带来的压力。教育者,却赋予学生活动不该具有的负担和有意拔高的意义。
所以,除了组织者,几乎没有多少教师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带领学生参与活动,组织者的一厢情愿与实施者的被动应付,又使学生活动成为一场徒劳的表演。
学校活动的组织者,有大部分是为了完成上一级交给的任务。在组织者眼里,活动的意义,在于将活动计划、过程性资料、总结,放置一个文件夹,然后静待上级检查。学生活动是学校考核的一项指标,从不是为了学生得到放松与快乐。
这场表演,使上级放心、使学校教育显得丰富,使参与者精疲力竭。其实,何止是学校,在其他集体其他场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的社会,需要一场场的表演和群体活动,来营造目眩神迷的繁盛。
学校活动,一方面,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迷信团体活动会深化某种意识。一方面,参与者仅仅是徒劳的完成一项团体活动。大家各行其是又彼此心知肚明,然而这种表演又不可或缺,它是主管者的政绩,是实施者努力工作的证明,所有有关学生活动的照片、视频、微信截图,共同营造了一种幻象,一种貌似提高学生思想境界的幻象。
至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高兴还是厌烦,是学到了什么还是毫无知觉,已无人关心,无人俯下身子问问他们的感受。
教育者的感受和学生的感受是两个不同世界,因为他们各自按自己的法则运行。
06彼此有利是合作的基础。竞争对象,难有真心团结。
每个学校都有教研细则的制定。教学研究,离不开学科教师的团结合作。无疑,团队真正的团结一致,能使教学优势达到最大化。这是主管者一厢情愿制定教研细则的出发点。
假若一位教师想在教育上做出一番超绝事业,那他必定会研究学生,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方式,无论他外出学习还是向同区域老师讨教,必定存着谦虚之心。那么几年磨砺下来,个人能力提高自然显而易见。
因为他在为自己负责。
那么,他提高之后,是否要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与他人交流呢?
在职称评定的大环境下,所有学校,都有对教师的考核评定,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师之间实为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平时都处于隐蔽状态,所以,一所学校的老师,大多关系融洽。只有在年终考核和职称评比时,大家才会撕下温情脉脉的面纱。
人性本就是自私。
竞争关系,必然延伸至诸如教研之类的日常工作。
工作多年的教师,在教学细节的处理、学生管理的方法,基础知识的落实,已形成自己独到的经验。在教研时,一是各自的经验难免有所保留,二是因教师个人的性格差异,有时并不会照搬他人经验。在竞争关系下,我们很难就某一个教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难以对他人倾囊相授。
教研,形式多于实质。
这也是很多学校教研形同虚设的根本原因。它们有定期的教研会,有同组间听课,也有汇报交流。就形式而言,众多学校有完备计划与流程,然而,就实际效果来看,绝大多数老师还是固守自己的教学方式,他的教学觉悟的提高,来自实际教学的锤炼,是长期而缓慢的过程。
每个人都会执着于固有的思维模式,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要么他不接受,要么他部分接受,完全照搬新思路新理念的几乎没有。众多教研员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为何组织一场又一场的教研听课活动,为何教学理念与方法强调多遍,教师整体能力的提高却微乎其微?他们忘了,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容易,改变思想却是难上加难。
就像是无论魏书生如何成功,他的理念也不可能在全国推行,杜郎口经验如何诱人,各地也没有完全照搬。这固有各地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更多是教师个体不接受或部分接受。
为了职称,教师间激烈竞争;教学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滋养;人又是一种执着于固有思维的奇特生物;加之整个社会重形式轻实质的风气,教学研究,必定跌跌撞撞行走。
至于终点是什么,或是达到什么目标,并不取决于教研自身,而在于建立一种教师间互惠互利的机制,在于改变竞争机制或方式。如此,教研才有部分起色。
07成人的学习是自知自觉行为,随波逐流却是我们的生活常态。
教师的学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校中的教研及各种业务理论学习、培训,二是业务之外的学习提高。上一节,已对教研做了论述。本节,主要论及业务理论学习、培训及自我学习。
终生学习有益个人发展,是当今社会普遍共识。学习不只是提高业务能力,更有利于增加学养、培养独立人格。学习重要性无需赘言。
每年,学校或上级都会组织业务、理论的学习及培训,如果学习安排在上班时间,多数老师忙于繁杂事务,少有时间静下心看一篇文字、一段视频,如果安排在假期,教师在心理上又难以接受。
大部分的学习,教师只是完成考核任务,拿到相应学分。
比如各地网络培训,教师打开视频,然后去做其他事情,等视频播放完,再换其他内容。写一份观课报告,要么把他人的报告截取拼凑,要么直接下载做简单修改后提交。又比如其他网络答题,也仅仅是完成一份试卷。
各地还会在假期组织部分教师外出听课考察,就实际情况讲,这的确是福利,因为这种培训半是游玩半是学习。
那么,这种学习内容,到底给老师留下多少印象或带来怎样的实际效果,可想而知。主动学习与被动应付,效果天壤之别。
登录网络学习平台,满屏留言皆是赞扬(倒也契合时代精神),然而,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审核老师,无论是制定政策者还是学习者,都清楚其中种种弊端与实际效用。
不是说学习无用,而是说无效学习只会浪费时间和金钱。成人的学习,需要自知自觉,然而,主动有意学习者,毕竟是少数。学习笔记、答题、看视频、写报告,应付者占据了大部分。
假如说业务学习占据大量工作及休息时间,让从业者心生厌倦。那么,出于个人爱好的学习,又是怎样呢?
教师职业,相对于其他职业,更需要不断学习充实。教师除了业务知识与能力之外,还需要其他的知识储备。因为,教师不仅仅是传授课本知识,更要在人格、眼界等方面引领学生,就教师本质来说,教师不是授业者而是引领者。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很难做到这点。
每个教师可以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同事,时常读书的占多少比例?有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更是少之又少。当然,这样说,好像对老师提出了太高要求,那么,不提读书量,还有意识知道自己要不断学习的又占据多大比例?
教师少有主动学习,有多种原因,个人的放弃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整个教育体系,没有营造学习的氛围,没有留给老师读书交流的时间。
仅仅是教学和应付各种检查、完成考核,已占据教师所有工作时间。就理想状态而言,教师的工作时间应该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教学,二是读书思考。而所谓理想状态,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无论舆论或其他渠道多么倡导读书,我们的国家实际需要的是技术人才,而不注重人文。会读书、会思考、敢说话,是潜伏的危险因素。
要么你在技术上拔尖,要么安于物质享乐随波逐流。大背景下,整个社会弥漫浮躁与虚荣,投射到教师群体,读书学习,也就可有可无了。
从教学到学生活动,从教研到教师学习,组成日常学校事务的四个层面,都有一套明晰的规则。然而它们的运行,又遵循另一套规则与办法。它们有时吻合有时相悖,却不妨碍共同存在。从高端话语讲,这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从实际讲,这是荒唐与虚伪的共生。别忘了,这是教育。
三.即使评价机制还发挥着具体效用,但这机制促使人向恶转向的时候,显然已走向末路。
确立一套运行机制,制定相应奖惩制度,是每个集体必备职能。它激发名利心,抑制破坏者,并给予制定者绝对的掌控力。可怜的普通人,只能欣喜享受制度带来的利益、默默忍受它无处不在的抑制。
好的机制促人向善,使团体高效良性运转。坏的机制激发团体的恶念,败坏风气,最终加速团体走向分崩离析。另一角度说,一项机制的最初往往激浊扬清,长时间运行后无一例外弊端丛生。
08职称评聘,表面上是对教师业务能力的肯定,它实质上只是一项最重要的控制手段。
不管出于爱好还是谋生,每个刚入职的教师,最初还是把教师职业当做一项神圣事业来看待,梦想桃李满天下,渴望做出一番业绩,无愧于为人师表四个字。然而,几年下来,热情消逝,梦想打折。这不单是职业倦怠感的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是职称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
从常理来看,职称代表着业务能力,业务能力越强,职称等级越高。但如果细致分析,业务能力由什么来衡量?那就是一张张证书。论文,班主任、教学、上课等各方面的证书。
想评定职称,就需要获得一定证书。当然,绝大多数获得证书的教师,都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竞争力。但获得者毕竟是极少数,较高等级的优秀教师称号,一所学校可能只有一两个名额。为了获得那一两个名额,教师不单要努力工作,还需动用其他心思,因为就常理来看,公平只是相对的。
许多教师,终其一生,也获得不了几个证书。
再有,职称有名额限制,一部分教师,其实早已断了评高级职称的心思,因为在现行制度下,他即使到退休,也评定不上。职称带来的,已不是促进有效竞争,而是要么怂恿教师间惨烈厮杀,要么使教师自我沦陷。
职称是一种横向评价的机制,要在教师群体中选拔出优胜者,它不会纵向比较,不关注教师个人的成长。一名教师,成绩一年比一年好,能力一年比一年提高,但在群体中如果他不是优胜者,依然没有希望获得证书、评定职称。
所以,工作几年后,很多教师考虑的是如何尽快获得证书。有人说,教出好成绩,不就有证书了吗,证书还是能力的体现。但不要忘了,教育需要时间和耐心,教育面对的是人。大量作业、强化训练,高压模式,甚至打骂学生,肯定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良好成绩、获得成绩,但你能说这是正常的教育吗?
与其说管理出成绩,倒不如说高压、机械、泯灭人性才能在短时间内拔高。
从另一个层面看,限定职称名额,除了表面上促进教师工作积极性,还可以减少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显而易见的事实,职称评聘意味着工资收入大幅上涨。教育投入有三大方面,教育设施投入,公用经费,教师工资。其中,教师工资是最大投入。限制名额,就可以在工资上少投入。从年年强调落实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来看,教育中教师工资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这可以从另一事实提供佐证,近年来,各地大规模招聘非在编教师,并非解决教师人员不足问题,而是减少投入。虽说非在编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其收入还是有明显差距。
职称评聘,表面上是对教师业务能力的肯定,它其实只是一项最重要的控制手段。职称,深谙人性,以工资为诱饵,强化名利追逐,让教师逐渐迷失在证书与荣誉中,甚至为证书为职称放下尊严,丧失人格。
09学校中对教师的日常及年终考核,只是职称评定的延伸。
学校每年,一般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考核教师,考核以赋分的形式呈现。得分高者获得荣誉及证书。职称评定的僵化必然导致学校考核的机械。几乎所有制度及考核,都是反人性的,冷冰冰的。
每个学校都看重学生考试成绩,看重升学率。大环境强调,不能以学生成绩作为考核的唯一依据。各学校的确按要求执行,那么,学生成绩在教师考核中占多大比例,百分之三十还是百分之五十,又或是百分之八十?
现实是,学生成绩依然在教师考核中占据极大比例。规定是规定,但上级衡量一个学校的好坏,还是要看升学率。很多时候,我们的制度是一个只要结果的制度。至于其中的过程操作,即便是违规,违反规律,上级也是默许的。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一刀切行为。
所以,这是一个容许作恶的制度。放置教育上,只要你的成绩好,哪怕学生十四个小时的在校时间,哪怕恶意招生,哪怕虚报考试人数,都会被上级默许。
对教师的考核,看重的是最终结果,至于过程,以不出事为准则。然而,学生教育,一切都在过程之中。
四.这是一个对教育不宽容的时代,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社会与家长对学校、教师充满质疑。
转型期,对待教育和教师的态度,传统的尊师重道观正在慢慢瓦解,而教师在社会中的位置,教师与家长的新型关系,还未确定。无论是社会,还是教师、家长,都在激动而迷惘,互相尊重而隔阂重重。和这个社会中的其他群体一样,我们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认为自己正确无比,对他人怀疑或指责。
09学校不是实权部门,教师并无权势,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指责也就理所当然。
近年来,社会及媒体,对教师的负面报道和指责,远远多于正面评价。这里,固然有教育者本身的失误或错误,更重要的原因是,批评教师,不会但任何责任。关注一下各类新闻,鲜有批评实权职能部门的报道,即使有,也会快速销声匿迹。
任何人任何群体,不可能游离于社会之外。学校不是世外桃源,它深嵌于社会中,社会上的风吹草动、批评指责,在今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批评教育只会应试,所以有了素质教育;社会质疑学生作业量大,所有才有对作业要求的细则。社会指责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才有了严禁体罚。几乎今天所有的教育政令,都是被动应对社会的结果。
教育部门、教育者,即使遵从教育规律,依然要小心翼翼。因为即使是正常教育行为,也不能保证让社会满意。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际上是让人民满意,而不是办教育。
教育行为中的细则及政策,应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而不应由其他来决定,如批评学生,符合教育规律,然而,批评有温和和严厉之分,社会指责教师的严厉,结果造成了没有批评。
这里,谈的不是社会监督批评的问题,而是说,学校与社会,到底该构建一种怎样的关系。污名化、敌意自然不对,然而,教育部门无视自身规律,迎合社会,即使取得和谐关系,最终戕害的还是教育。
这是一个人人正确无比,又人人自危的时代。如前文所说,学生那一次次的歌咏比赛、技能展示,何尝不是应对社会的表演。
社会的指责,使得学校已没有适当惩戒,使得教师成了看护学生的保姆。
谁都会指责,谁都会展现良好一面,谁也都会赞扬、传播正能量,这些能力我们不欠缺。但似乎,无论社会还是教师,都丧失了自我反省的能力。这不是某个群体的缺点,而是这个时代的悲剧。
10家长与教师间隔阂感逐渐增多的背后,除却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更多的整个社会信任感的缺失。
教师常见的抱怨:学生学习态度及习惯不好,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固定的思维:孩子交给学校,学校就一定要负责教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谁都没有错。
从表面看,教师与家长之间存在隔阂,是因为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态,想要家长完全接受自己的教育观点并身体力行。家长不清楚学生与学生有差异,不懂得教育规律。
然而,往深层看,是两者间缺少了最基本的信任。教师只要遇到一个刁蛮家长,他的自我保护机制就会让他应对到大部分学生身上。家长只要遇到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师,就会对所有教师产生怀疑与质疑。
我们获得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然而人文素养的提高,却极其缓慢,我们看重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他人的权益及需求。又各自认为自己永远正确,注重自身利益却忽视应承担的责任。这就使的隔阂越积越重。
家长与教师间隔阂感逐渐增多的背后,除却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更多的整个社会信任感的缺失。我们不相信跌倒了老人,不相信医生的治疗方案,不相信店家的宣传,不相信教师的教育方式。
在教育上,这种不信任的互相传导,导致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举步维艰,大家都处在一种互相试探底线的焦虑中。家长猜测教师的态度,教师敏感家长的反应。教育者的精力,除了应付各种与教学无关的事务,还需应对来自家长的挑战。那么,教师有多少精力能放在教学与教育上呢?良好的教育生态又怎么能构建?
结语
写这篇文章,涉及到到几乎都是负面。
我不愿做歌功颂德者。
谈负面,是为了关注到这些问题,然后改正,让教育变得更好。心怀热切的人,才会对弊端深恶痛疾。
我敬佩那些为基础教育默默奉献的老师,正是他们,撑起了教育的基石,我更敬佩那些在偏远地区,在农村任教的老师,我们这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靠的是他们的忍辱负重。他们在教很多到了初中都写不全二十六个字母的学生,在教不会分数运算的学生。
所以,我热切希望教育变得更好,希望我们更能注重脚底下实实在在走的路。我们在经济上可以虚荣,在管理上可以愚弄,也可以歌舞升平歌功颂德。但教育来不得半点虚假。
民族的希望不在于政体的伟大,经济的繁荣,而在于有自由活泼的人,在于独立思考善于反省的头脑。只有教育,才能促使人的改变,让一切变得有希望。
心怀热切与悲悯,才会冷言冷语。我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