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的三原色事件闹的沸沸扬扬。整个社会的有知阶层,从高端人群到中产阶级,所有人都在义愤填膺地谩骂、讽刺、抱怨。冲动战胜了一切理智和沉稳,只因为事件真的太恶略了。
但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事件最终的处理结果——那就是,没有结果。在大众一片哗然和骂声中,这件事情以令人极端匪夷所思的谎言告终,却最终还是被时间冲淡了,被新的热点掩盖了。那些义愤填膺的面孔终又恢复往日的冷漠,重复在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上。
这种模棱两可的不了了之,才最恐怖。
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成了这个社会的众矢之的。所有“临时工”、人贩子、社会仇人及特权者都指向了孩子——他们太弱小,所以在这场根本不用博弈的算计中,作恶之人总能稳赢胜券。权益使人一次次刷新无耻的下限,就这样一直一直,坠入永不见底的地狱深渊。
于是大众的道德下限也一次次被突破:哦,原来只是扎针并没有猥亵啊,原来只是被拐卖不是被绑架啊,原来只是砍伤并没有砍死人嘛……
无耻的等级,不应该因为遍地都是无耻之徒而被降低。
在上帝和神明面前,他们依旧是不能被原谅的混蛋和暴徒。而在凡人的世界,他们却因为“经常面见”而成为似曾相识的“熟人”,被人一次次原谅,最后遗忘。
比遗忘更可怕的,是冷眼旁观,冷嘲热讽。
就好像祥林嫂的悲剧,一次次被重提,大众从看热闹围观的心态,转变为追问各种细节,嘲笑她的窘态,谩骂她的失职,厌恶她的凄凉。
这些只是事不关己,爱嚼舌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小市民,并没有致人伤残,却拥有全世界最密集最恐怖的嘴脸。他们在不幸者身上针刺刀割,揭伤疤撒盐,比夺人性命更漫长,更残酷。
2
比这更可怕,是道德杆秤的偏移——因“见多识广”而混淆是非。
前段时间的江歌事件,有媒体采访江歌妈妈。在采访中,所谓“媒体老师”的主持人一直以冷漠的质疑态度,对江歌妈妈进行连珠炮式的提问,仿佛她的力争是多此一举,并几度把这位可怜的母亲质问到无言以对。
后来,刘鑫本人由于网友铺天盖地的唾骂和问责,实在迫于舆论压力,与江歌妈妈见面。很多媒体在报道此事时,竞称应该原谅刘鑫的“勇敢”和“善良”。
本应该抡起舆论之锤扮演超级英雄角色的主流媒体和大众舆论,却在道德杆秤最基本的是非观念上浑浑噩噩。
在他们看来,别人的不幸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些不走心的评判却与真理离经叛道,使本应正义而强烈的呼声,分流出一股恶势力,引发诡异而激烈地争论。
这些评判成为作恶的元凶,使不幸者雪上加霜。
3
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单纯依靠道德自律只能导致天枰失衡,建设出善恶是非、鱼龙混杂的“天堂地狱”——表面的一派和谐、风光大好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潜规则炼狱,人人心知肚明,却安于现状,保持沉默。
只有真的不小心失足坠入者,独自体尝无尽痛苦,无处伸冤。
但这个人,今天是他,明天有可能是你,也有可能是我。
所谓没有信仰,是指没有上帝奖赏善,没有魔鬼惩罚恶。
于是行善者心灰意冷,作恶者越来越嚣张。恶用狰狞的面孔嘲笑着不断付出,却永失利益,有时甚至不得民心的善,笑他们愚蠢,窘迫,楚楚可怜。
再恶略的恐怖主义,都被认为是稀松平常,只有利益是永恒的评断标准。
最后,“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
4
能够拯救这个世界的,只有媒体舆论和法制体系。
想想曾令全世界为之震惊和动容的那些报道。叙利亚战争期间,一个因为偷渡意外死去的三岁孩子,弓着背躺在沙滩上那可爱、弱小的身躯。一架因偷袭而坠毁的客机上,一个4岁多的小男孩还坐在座位上,脸颊沾满血液和尘土,目光呆滞,不知所措。他下意识地抹去脸上的灰尘,已经被吓到忘记了哭泣。
这个叙利亚难民宝宝面对媒体的镜头,以为是枪,把手高高举过头顶。
孩子躺在沙滩上的图片,至今不忍直视,我也是一个妈妈。
这些新闻事件背后的报道,并没有直击事件本身,却捕捉了最能获得大众共情的一瞬间。通过全世界范围的迅速传播,获得更多关注和同情。即便欧洲诸国政府没有改变对于难民的政策,民间也会有更多援手伸向他们。
道德社会不应该由三言两语的评判去监督,法制国家更不能把杀人放火作为儿戏。公平公正的标尺如果只是纸上谈兵,必定导致安全感丧失,人人自危。
其中最危险的,一定是处于最弱势的人群,其中就包括儿童。
他们是你们的下一代,也是我们的下一代。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一个连孩子都不放过的社会和民族,一定没有未来。
5
在这种态势下,作为普罗大众中的一员,我们能够做的,只有三件事。
第一, 牢牢守住正义和理智。
事态再恶劣,世道再险恶,人心中的那杆秤,不能歪。
第二, 拒绝漠视。
要明白,在大是大非面前,冷若冰霜即作恶。围观抢劫强奸和作恶本身没有本质区别——哪怕无力拯救,但要大声呼救。
关注恶事件,以己之力转发评论,可以的话,参与其中,有时不费吹灰之力。总之,要尽力成为千千万万推动善举行进中的一个。哪怕只是蝼蚁之举,也千万千万,勿以善小而不为。
(江歌事件中,帮助审判杀人犯签名的人有多少呢?46万。每一次转发评论,都帮助增加了一个签名,推动事件向善的一方面进展,这就是群众的力量。)
第三, 提高安全意识。
告诉自己,更告诉孩子。任何时候,面对恶,一定不要放弃希望,大声呼救,请求支援。如果你的身边有一个伸出援手,肯行蝼蚁之善的人,那么事情的结局或许会有转机。
(三原色事件中,会喊叫的小朋友逃过了一劫。事实证明,孩子越小,安全意识越重要。)
《与神对话》中,作者问万能的神,如何才能够构建没有战争、永远和谐的高级文明社会?神提到最多的两个字,即“我们”。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将他人视作“我们”,将他人的不幸视作我的不幸。世界上的恶,自然就会消失了。
万恶世道,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