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有点不雅,请慎入!)
他正如往常一样,坐在一只高高的白色塑料桶上准备享受大解带来的畅快感……他顺手拿了一本放在床头上的杂志,搭在床边上饶有兴趣的看了起来……
他突然察觉到,大腿上痒痒的,“不会是虫子吧?”他最怕虫了,来不及多想,转头一瞥:咿呀!是条蛆虫!大腿之上,岂能容它放肆,他一指头就把它弹到了地上。“唉,我这过的什么日子呀?连条蛆虫都欺负我……”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这五年来的大解发展史:
自从2014年7月以后,他就像是受了什么诅咒,被一股邪恶的力量裹挟着,正无助的向“地狱”步步逼近……从此,他吃喝拉撒都只能在床上解决。
吃饭,需要父母给他端到床上;喝水,需要父母给他倒了放在身旁;拉屎,需要父母给他提桶;撒尿,需要父母给他提壶……唉,悲哀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过着八十多岁的老爷爷老奶奶过的日子。
他全身僵硬,全身肌肉萎缩,无法下蹲,也无法站立,更无法行走,腿不能抬,腰不能弯,肩不能举,全身大小关节肿的肿、变形的变形,疼得不敢让人触碰,而且,只要他身体稍稍一动,右下肢就会剧烈痉挛,连大解都成了一个难题,为此,他很是发愁,为了能减少大解的次数,他甚至连饭都不敢多吃。
还是他父亲有办法,给他弄了一个像马桶一样的塑料桶(有盖,密封性很好,桶口与他的屁股差不多大),让他不用下蹲也可以大便,简直就是一个可移动的“厕所”。
他需要大解的时候,就让家人把塑料桶提来放在床边,将桶倚靠在一个与床差不多高的椅子上,椅子被床和沙发紧紧夹在中间,固定得比较稳,如此一来,便可大大降低摔倒的风险。
由于,他身体稍微一动,右下肢就会剧烈痉挛,所以,他还是惧怕大解:他深知,如果在床边上与塑料桶之间挪动的过程中,右下肢突发痉挛,没能扛住,或是瘦弱无力的手臂没能撑住沉重的身体,便会摔到地上,且十有八九会造成骨折。
为了避免意外,他一般都会选择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来大解,如果精神状态不是太好,那能憋他就憋着,有时,一憋就憋到了第二天,于是,造成了习惯性便秘,两三天才排一次大便。
有一天晚上,他精神状态不太好,但是他实在憋不住了,他小心翼翼的从床边挪到了桶上坐起了便……擦屁股的时候,他一边屁股坐在椅子边上,另一边屁股是悬空的……突然,椅子“咯吱”的响了一声,他心一惊,坐在椅子边上的那半边又疼又瘦的屁股“哏噔”一滑,他险些摔到了地上,惊吓得差点便魂飞魄散了。
都说“吃一堑,长一智”,为了不重蹈覆辙,他又想到了规避风险的办法——大解时,在床边垫上些纸,便完之后,干脆挪到床边上,坐稳了,再擦屁股。可有些时候,这些用来垫屁股的纸,也和他对着干:要么趁他挪动时,纸突然掉了;要么,他一挪动,纸也跟着滑动……为了不让大便染到床单上,他每次都得费尽力气才能正好挪到纸上;费点力气倒没啥,就是他那瘦弱的双臂,一次又一次的被拄得又肿又疼……时间一长,把手指伤得连擦屁股都快擦不动了。
连屁股都擦不了,那怎么行?不过,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吧?他又发现一个可行的方法——借着坐便时屁股与桶口之间留下的那个比拳头大点儿的空隙,将手勉勉强强伸到屁股下方,把屁股给擦了。这样一来,当他解完大便往床边上挪的时候,他就不用顾虑大便会染到床单上,只管将自己的身体尽量往床边上挪动。
四五年过去了,他病情依然没有好转,他那个移动“厕所”也变得很陈旧,随时都有废弃的可能。他常常为此发愁,他愁的是,塑料桶坏掉了,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来替代。
然而,他所愁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有一天下午他大解的时候,发现小便从桶底漏了出来,可能是他父母给他刷洗塑料桶时,不太注意,把塑料桶底给弄裂了吧?
每个人都是一台造粪机,而他是一台不会动的造粪机,不会去厕所的他,只好让父母再去镇上给他选购一个合适的移动“厕所”。
次日,便是镇上赶集的日子,他父母到镇上给他选购了一个新的白色塑料桶,作为他的“厕所”。他父母刚一回到家,他就迫不及待的让他们把他的新“厕所”给提来让他验收。
他打开塑料桶,桶口比原来那只小了点,看起来也比原来那只要高一些,他又犯愁了:要是不合适,那可咋整?显然,就算不合适,也不可能再买到一只像原来那只一样的塑料桶了(坏掉的那只,是很多年以前就买的了)。
当天晚上,他就兴冲冲的准备试试,看他的新“厕所”合不合适。虽然只是25元的桶,但他还是很矛盾:如果试了不合适,就白费了25元钱,搞不好还要被父母给数落一通儿……
他刚开始有些不习惯他的新“厕所”,后来,慢慢也就适应了……现在,他进行一次大解依然很艰难,不过,他明显不再像以前一样惧怕进行大解,他已经琢磨出了一系列应对之策。
人活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生活,就得不断的去解决问题;要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