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网申了一个志愿者活动,在截止日期的今天理所当然的没有收到通过的通知。
其实写申请表的时候就有预感,因为如果是我来审核,我大概也不会要一个特长无,经验无又没有什么看的过去的简历的人。
当初那个自信爆棚的人,终于一点一点被现实挫败,不敢泄露半分当初的的豪言壮志,现在看来或许是满口妄言。
如果有人问我上了两年大学感触最深的地方是什么,我大概会说,牛人太多了,多到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拉低人均优秀平均值。
协会里那个看起来满嘴跑火车,根本靠不住的部长其实刚刚拿了创业大赛国奖,还有了自己的创业公司;班上那个专业第一看起来每天都在学习,其实人家还拿了好几项发明专利;寝室那个过了钢琴十级舍友早就通过音乐实力实现了经济独立。
身边的人稍微一挖掘都厉害的不得了,这样就显得一样技能都拿不出手的我很寒酸。
厉害的人有多么优秀,我就显得有多无知。日常生活中体现能力的时候尤其如此,也尤其失落。
外教课要拍个小视频,视频剪辑却一窍不通,最后只能厚着脸皮让其他几个人帮忙分担。即使后来主动请对方喝奶茶时,仍然羞愧到头都抬不起来。
协会出去交流让做一份ppt,花费了三四天结果刚拿出来就被抱怨拿不出手,反倒是另一个学姐花半个小时不到做出的替代品,赢得了一致好评。
部门宣传要设计一张海报,翻着设计案例看了好久,最后还是关闭了ps默默打开了淘宝,搜索“海报设计”。
有人说焦虑来自于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但我更觉得,一个人的焦虑程度来自于差距对比下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程度。
我没有在中学时代被那个成绩总是很好性格又很乖巧的别人家的小孩打败,却在大学里与焦虑对战输的一塌糊涂。
人在心情失落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说出内心的想法,尤其是对不太熟悉的人,因为这样既满足了倾诉的需求又不会丧失自我保护的安全感。
我和暑假刚认识的阿可说了我内心的想法。阿可是我去年第一次去画室认识的第一个朋友。她画画画的特别好。我认识她的那年,刚好是她专升本的第一年。
阿可问我的第一句话就让我醍醐灌顶。
她说,你是在哈佛大学还是清华北大,一个普通的高校怎么会大家都是牛人?
我突然就意识到了,要么是我在贬低自己,要么是我在夸大他人。
然而当我仔细琢磨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开始明白,其实我所想的都是事实,牛人的存在与普遍是事实,我缺乏很多技能是事实。
但是有一点我的确欺骗了自己,我其实放大了牛人存在的比例。
我们只愿意看见我们想要看见的,别人也只能看见别人愿意让我们看见的。这大概是社交里最有迷惑性的坎。
我只看到了牛人的长处,却忽视了牛人的短板。我看到舍友会钢琴,看到学姐会ppt,看到学长创业成功,却没看到他们也会有自己不会的领域。
我忽视身边一大群和我一样的普通人。因为我想要变得出色,所以就只能看到出色的人,或者说看到别人出色的地方,并且不断的拿自己和他们的优点比较。狭隘的角度带来的巨大差距,必然会引起焦虑。
我们有时候真的对自己太过于苛刻,期待自己会所有的东西,最后挖个大坑自己跳下去出不来。
其实我们真的没必要什么都会的,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感兴趣的东西,坚持下去,就会慢慢变好。毕竟所有的牛人,都是从一无所有过来的。
稳定地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多去学习自己不会的领域,焦虑的时候就发泄一下继续坚持。
如果这样坚持了很久我都没有很厉害,我想那我也可以接受它。
如果变厉害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的充实与开心,做这些事情本身我就已经达到我的目的了,所以不厉害也没有关系。
无戒九十天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