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求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株洲的天气在春夏交接之际,向来是诡异无比。我印象中不知是前年还是大前年,整整三天之间,天气就轮转了四季一回,对此,用我们年轻人的话来说即为“真是秀”。所以即使现在外面晴(三月二十一日),但天气预报说有雨,我就信今天一定有雨。
果不其然,窗外开始黑云压迹,风摇晃着树枝,而青翠的树叶开始沙沙作响。近来有些忙,今日偷得半日闲,坐在办公桌前看着外景神游。对我们来说,大道理听得多了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许许多多的事情你要经历才会有那种由心而发的感受,从来都没有换位思考身临其境一说,只有你真的经历了,你才能做到。而少了那些经历,所谓的“我们都懂的大道理”实际上根本就不懂,不仅如此还总觉得它苍白无力。于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是常事。直入内心,震撼灵魂,才是偶然。
风起来了,雨大起来了。我赶忙去关上窗户,而风裹着雨毫无顾忌地撞在窗户上,嗒嗒嗒地雨声甚是沉重。当我明白“被迫谋生”这一词,我已经在“没办法我得养活自己,我要吃饭”这一条路上了。我不喜欢电,或者换一句话说:我不反感,也不喜欢。去年到现在,从未开心过一天,更准确点说“我从未在自己做的工作上开心过一天。”有种东西叫做满足感,那是产品做成时的收货。这段时间,我也接过不少线,在车间也修过一些东西,也给甲方提供过我画的电气图,但除了第一次,从第一次以后的很多次,我真的从未再有过满足感,我想或许是真的不喜欢这个专业的缘故吧。从每天踏进上班的那个区域开始,到最后离开那个门的这一段时间里面,我曾看过自己的面相:眉头微皱,表情凝重。相反,对于写作,在这个空闲的时间内,我总能全心投入,每次后台收到鼓励,每次朋友的赞赏,每次身边人的夸赞,只是能让我有一种在电气上无法得到的满足感。“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当我明白的时候,我却不得不先把‘被迫谋生’,放在了第一位。
黑云全都靠近,像是它们被磁铁吸引在了一起。雨开始砸在了窗户上,风一直想从窗外缝挤进来,才让呼呼声变得如此之大。我曾经找过茂华姐,问她“你认识有真的喜欢文学的人吗?我需要合作伙伴。”茂华姐答“暂时还没有你这么热爱的。”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在他们眼中我真的很热爱这个东西吗?我就只是做自己很喜欢的事情,仅此而已啊。”但后来越来越多的情况出现,我想我是真的热爱它的。在这之前,我一直都是一个没有梦想且没有追求的人。那些日子里面,我从未想过自己想要些什么,以后要从事什么。于是当高考成绩出来时,我爸要我填电气专业,我便填了。而在衡阳的那几年,从未认认真真的计划着未来。所以泡网吧是常态,看书只是在不得不为时。但突然有一天,所有的‘不想事’带来的痛在那一刻挤压过来时,我尝到了最心酸和最无奈地滋味。我对自己说“你怎么活得这么失败啊。小时候总幻想以后的高科技项目有我参与的一份,但现在看来哪怕路旁盖房子自己还只能做往墙上抹水泥的活”,那一刻才开始重视自己的一生。
雨势渐歇,风声渐弱,还沾在窗户上的雨滴竟开始折射阳光了。每条路上都有很多人,有些路的门槛不是那么容易摸得着。对我来说,文学就好像是一座城堡,那里面络绎不绝,有些已经居住很久,有些正在叩响门锁...而我热衷于参加比赛究其原因只是想找到一个我的引路人,我不是一个义无反顾的人,现如今我还做不到放下电这个专业。但我同时也是一个破釜沉舟的人,如果最糟地情况出现,我甚至都会有点小高兴“终于可以勇敢地做这个事情了”,进而一往向前。哪怕以后真的在某个比赛中得奖,在某个杂志社成功发表文章,那一刻对我来说也不是‘证明自己’。我已经不是高中时候的那个‘自卑且又稍带绝望’的自己,我不需要什么东西来证明自己,对我来说那个‘证明自己’的时代已经过去。我只是要一个引路人或者来说一个看得见的发展机会,让我能马上的走上文学这一条路。就像我在《人应熬》那篇文章中说得那样“我从未想过自己会不会当上作家”,我的意思是“我一辈子做这个,十几年,几十年,作家不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嘛?打个比方,你一辈子卖水果,不说做大了,开个超市总没有问题吧。作家也有大小之分,连锁店不行,小超市就没问题啊。”而有很多话,当你真的走在路上时,你就明白了,譬如我曾经听到的那句“我从未想过自己会不会成功,我想得只是怎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怎么把马上要发生的事情做好。我没有时间去思考我会不会失败,为什么要考虑会失败这件事情呢?我做自己事情的时间都还不够呢!”
对呀,“为什么要考虑失败这件事情呢?我做自己事情的时间都还不够呢!”
骤雨初歇,何妨吟啸且徐行。
而一蓑烟雨任平生,想来我这辈子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