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成立于2010,马上就要上市了。
小米的历史就不多说了,直入主题。
1,
之前一直以为小米的起点是手机。
第一次知道小米是2012年看新闻小米手机被疯抢。
周围人谈起小米,关键词是性价比高。
这是小米初期印象。
当时市场上诺基亚还没死,联想和魅族都在发力,小米渗入得也慢。
期间拉动小米的三驾马车:
产品、
营销、
用户。
黎万强苦口婆心介绍过小米产品三三法则。
做爆品、
做粉丝、
做自媒体。
一个产品的闭环应该是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用户有满满的参与感。
周鸿祎也有类似定义:
用户至上,体验为王。
互联网用户具有两大属性:
内部属性:年轻化、个性化,不是指年轻人而是一种开放心态。
外部属性:主动满足需求+各种秀。
属性决定需求:
隐性需求是本我,
中间时隐时现的需求是自我,
显性需求是超我。
超我:追求功能、体验、服务、性价比。
自我:结合两者。
本我:追求更深层次的个人价值展现与传播。弱关系里,我们常常需要用各种秀来找到存在感和增强成就感。
这种用户还喜欢同化他人。
通过同化他人来找存在感和成就感。
怎么做产品?
做什么样的产品?
有一个观点需要先明确:
产品的需求者、购买者、体验者和传播者,可以是几类不同的人。
产品的购买者、体验者和传播者即互联网用户偏年轻化,
但不代表产品一定是和他们需求相符的,
他们可以带动的人、愿意付出金钱和精力的人,
可能是他们的父母或更上一代,
也可能是他们的子女,
所以产品的性能和定位不是一定要和他们契合,
他们的需求也可能是伪需求。
所有产品需要通过他们来传播和挑选,
但是定位可以是其他人群,
故产品和营销可能最终受众不同,
在这方面要注意区分和鉴别。
有一家企业做的产品受众是跳广场舞的大哥大姐大叔大妈,
怎么推广?
怎么让那些人使用?
是不是觉得好难。
营销者容易犯逻辑上的错误:
忽视了用户的关系群体。
既有同龄的“永远18岁”群体的推荐和拉动,
也有低龄的“正在18岁”人群的帮助和支持。
请继续思考。
小米做爆品就是对核心功能的极致追求,
“为发烧而生”。
这种理念和无印良品很像。
看无印良品的书,能看到小米的影子。
那些仿形不仿义的比如某某优品叫山寨,
小米是仿义不仿形,这是雷军高明之处。
这就是互联网思维的两大特性:
开放、
跨界。
无印良品算是半个传统行业,其理念却比较超前和现代化。
而小米最初的定位就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企业,却敢于跨界去尝试外来的理念,这很互联网。
小米坚信用户至上,对用户的属性了如指掌,所以他的产品兼具物化属性和社会属性。
分别指功能服务与用户参与。
参与感的顶点就是“成为明星”。
2,
当我们谈学习时,我们要向小米学什么?
360和小米都出生于红海,
一个是软件+互联网的创新者,
一个是硬件+互联网的创新者,
走的都是同样一条路。
为何结果迥异?
学小米,
不是学饥饿营销,
不是学低价产品,
那是术。
有术无道,换汤不换药不会长久。
道,
能触类旁通,能举一反三。
小米之道在于用户和专注。
这也印证了老周说创业公司:
去平台化思维,
去宏观战略,
去十年磨一剑的拖拉,
就要快狠准,
迭代快,
勇者心,
定位准,
在某个痛点做到专注和极致,
不追求虚的东西,
你就赢了。
成功是无数失败和无数机会的质变,
有了理想作基础,
还需要毅力作支撑,
机会要抓得住。
小米不容易,每一家公司都不容易。
生态圈。
对小米来说,
主打是手机,
延伸出手环、智能家居,
触手伸到金融、汽车也无不可。
(智能家电)+强联系(手环可以连接手机、智能家电等)+热门(VR、无人机、直播)……
物种越多,生态圈越丰富,形成多向效应,
这就是平台化思维。
小米的饥饿营销,反而没啥可说的。
互联网产品的粉丝都不是看品牌,
是看质量。
苹果好,不是因为贵,
是体验好,大家才买。
那种价高用起来烂还有大把人抢购的,
我没见过。
小米是靠口碑。
雷军多次提出营销能不能不花钱就达到想要的效果,
结果是:能!
小米的营销具体来说分两种,
一是渠道差异化营销,利用微信微博等各自的特性进行传播。
二是创造话题,有个活动做得好叫“猜价格” (参与者既知道了价值和功能,还会惊讶居然如此便宜)。
还有对待员工的态度:
面向用户所有的东西都是产品。
那么员工服务于用户,员工是不是也算产品?
海底捞算是成功的。
对员工信任、放权,
不要惩罚要鼓励,给员工家的感觉。
还有,如果你懂工业企业运营的话,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物质采供,市场营销这四个非法人实体,像今天小米的物质采供这么厉害的企业全世界都不多,值得再高看一线。
3,
小米有一句slogan: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对于任何一个买了小米产品的人(包括股票)来说,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