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许多与自己和解的书,还是觉得与自己和解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年轻的时候,脾气倔强,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做与自己和解。况且那个时候精神食粮还是严重匮乏的,不是你想看什么书就立刻能够买到的。所以,很多自我纠结的时候只能够是自己一个人反来复去地去思考和猜想。
这样浪费掉的时间也不再少数。思想上的反刍,是最耗人的精力的。当然有的时候也是没有更好的方法去选择撤离,所以也只能是费尽心力地去反反复复地去思考。
看了许多关于心理学的书籍才知道,原来一个人思维模式的形成早在幼年三岁的时候便已定型。以后要想去打破,真的是不容易。阿德勒说要想去打破你首先应该找出那种思维方式的错处之所在。首先早年的思维模式的形成是受环境和亲人之间的互动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的,那种对世界的看法是凭着自己头脑对世界的感性认知逐渐地固定下来的。
一个人在幼年他(她)自己根本不会知道自己的思维模式是什么,以至于走向成年的时候也是不容易被发现的。朦胧中被建立起来的东西,已经深深地植入自己的头脑中,所以用一生来治愈童年的说法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探索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自己和解也是逐渐去展开的,其中学习的过程也毕竟是曲折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去做这样的事情,反正我是愿意的。
我只是觉得自己的开始已经很晚,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年轻的时候,是什么都挺匮乏的。与现在的年轻人相比,在见识上不知道要短浅了多少倍。我们受生存环境和时代的影响,这些客观的因素是没有办法去改变的。
每个人都受自己所处时代的约束,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纠结过的事情说不定在现在年轻人的脑海里根本就不算什么事情,他(她)们会在瞬间就打开困惑了我们很久的问题……从而让我们有了许多虚度光阴的感觉,我们走过的漫长的路程,于他(她)们仿佛却只是一个时光上的点,我们的问题被他(她)们瞬间就领悟,这也许就是让人感到最惊讶而又悲伤得无话可说的事情。
我们想不明白的问题,在这一代的年轻人身上都会被瞬间破解。我想不明白的是那他(她)们这一代人的苦恼又是什么呢?他(她)们想与自己和解的问题又是什么呢?
老年人总以自己有经验的眼光,想去对年轻人说些什么;而年轻人又是不屑于去听的……也许每一个时代留给每一个时代年轻人的问题都是不相同的,但是他(她)们的处理方式在空间上的态度仿佛又有着许多的雷同,那些看不起老年人的眼光应该是一样的。
当你老年你可能就被认为是落伍的,老年人的荒凉在年轻人的眼里是不被看见的。所以,我总是觉得与自己和解这样的一个话题是大的,大到它所包容的问题会很缤纷,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去与自己和解。
至于那和解的内容,应该是千差万别的,也许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与自己和解的内容是什么。不管到什么时候,我依然期望着每一个人都能够活出一个暂新的自己。(20230518早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