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我陪孩子理发,到理发店的时候,看见有两个孩子在等。小澍对我说:“妈妈,我们去兜风吧。”于是我骑车载着他沿河而下,“咱们的终点还是上次的那个背水的地方吗?”孩子说,想去青云山小区那个足球培训的地方。在来回慢慢骑的过程中,就是我们母子俩聊天的时候,听他说周围发生的小故事,是一种享受,有时候也有心疼在里面,当然也间接地看见了很多的生命故事。
就是在学校期中考试表彰的那一天,因为大家都在做作业,而小澍身边的同学不停地在讲话,他再三地提醒后,没见效果,然后就生气了。结果那个同学也很生气,就把小澍刚写完的作业给撕了。小澍眼看自己辛辛苦苦、一笔一划写的作业就这样子变成了碎片,顿时恼怒起来了,拿起对方的本子边哭边用脚踩,同时嘴里骂了一句很脏的话。这句话在他一说出口后,看着对方也意识到自己错了的表情,小澍心里很后悔,不该这样子骂人。于是在冷静之后,吃中饭的时候,刻意和那同学在一起,再三地向他道歉。那孩子也原谅了他,并且两个人达成了共识——保守这个秘密。那天在家做完家庭作业后,小澍再也憋不住内心的煎熬与难过,起身坐在我的身边说“妈妈,我今天虽然拿了两张奖状,但是心里很难过、、、、、、”说完了之后,窝在我怀里伤心的大哭了起来,哭完了,就没事儿了。(孩子就是这样子,妈妈的怀抱就是他的“药”有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当时我什么也没说,心里想着要以怎样的方式在轻松的氛围下给孩子讲讲“边界”,也就是底线。
记忆中,能让他这样恼怒的事还有一件。大概是5、6岁那样子,有一次和同伴去玩,乘坐的是同伴家的车。在车上两个孩子由一开始的打闹变成了最后的打架,当时孩子的脸受了伤,眼睛周围被那小孩儿抓得乌肿了起来,很疼。小澍开始用脚踢着对方反击了起来,嘴里大喊“妈妈,我要下车。我要下车。”看劝阻不了,我们也就在路边下了车。下车了之后,我还安抚了好一会儿,在听我给爸爸打电话,让爸爸来停车的那个地方接我们母子俩后,他的心里才渐渐平静下来。如果说那个时候孩子小听不懂“边界”,那么对于现在少年时的他来说,“边界意识”就很重要了。
于是在“兜风”的时候,我有意把话题引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边界”上来。当小澍说起“温柔”的时候,我问他“你觉得妈妈温柔吗?”小澍回答说“大部分的时候是温柔的。”“嗯,在什么情况下,妈妈会变得不温柔?”“是在我过分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你,触碰到了妈妈容忍底线。”
所谓的底线通俗的说就是“面子、自尊。马加爵事件,你知道吗?”“我知道,就是一个寝室发生的惨案。”“你认为他的底线在哪儿?”“无法容忍别人对他再三地嘲讽,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打击。”
“咱们再回到你们学校期中考试表彰的那一天,你和同学发生的那件事,当时的情景。是不是这么回事儿啊?你认为作为班干部不应该带头说话,所以你有一定得自律意识,上课时自己不能讲话来约束自己。但对方未必就是有这种意识。这个时候,你所做的一切就是不给他面子,不让他心里痛快。所以他才会如此的反击。而你觉得那次的作业是你一笔一画写的,公正而整洁,在写那份作业的时候,我猜你心里还带着对老教师(张老师)的一种敬意:张老师一手好字;上课时轻松而诙谐氛围,很激人心(有一次在课堂上全班同学苦思冥想,当小澍想到答案时,拍桌而起,正确答案!受到了老师的赞许,虽说老张老师才带了一周的课,小澍和他已经是很熟的关系了)。你的认真对待,却被别人这样伸手瞬间就成了碎片,所以才会如此的恼怒。”
“如果单从心理的角度来分析,你们双方都没有错,但是你们忽视了一个词“心理距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理边界。一个人从小获得的关爱越多、内心越丰厚、视野越宽阔,别人就不太容易触碰到他的心理边界,具体表现在:温和、大度、不太常发脾气、善良而有爱心;相反,一个人获得关爱越少,内心就越敏感,任何一件小事儿都会让他发脾气、动怒,还有一类人是从小被家长惯坏了,自以为是,太把自己当会事儿了,认为所有的人都要以他为中心,这类人的心理边界也是很窄的,动不动就贬低别人、不懂得尊重别人。”后面这两类人我们得适时与他们保留足够远的心理距离,当然也要亮出自己的底线,不要毫无底线的迁就别人。爸爸妈妈给你富足的爱,就是让你相信自己,任何时候做好你自己就可以了。”小澍说:“我知道了,妈妈”。
“除了心理边界,还有什么边界?”我问。“不知道。”小澍回答。“还有身体边界。男孩子的身体边界在哪里?”“哦,我知道了,这个部位,(用手指了指,不好意思说出口。)”“准确的说是肚脐以下膝盖以上的这个身体部位,是不能轻易让人触摸的。女孩子的身体边界是胸部、肚脐以下膝盖以上这两个身体部位是不能随意让人触摸的。对别人的身体边界,我们要怀有敬畏之心”。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心里边界与身体边界。妈妈很爱你,但这份爱它不是无端的宠溺下去。因为这个世界,不是就只有你和爸爸妈妈三个人,而是有很多很多的人生活在一起。你在我们的心中是很珍贵的宝贝,但是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一个普通人。在多人圈里生活,我们就需要去遵守一些生存规则,那么最基本的规则就是要有边界意识。当我们指出一个人错误的时候,不是为了让对方无地自容,而是有所改进。在和对方相处时,尊重别人的底线,学着维护自己的底线。”小澍说:“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