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倪斌(笔名柅兵)
长安就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之为“京”的都城。西安除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外,美食也是相当的不错,即使随便找家饭店也能享受到正宗地道的美味。
上菜前先来个甜点预热一下,这甜点由哈密瓜做底,火龙果点缀,周围用切成薄薄的米糕铺了一圈,上面撒上桂花,整个感觉是清香加米香,这是水果与新鲜米饼的有机结合。
陕菜关中四碗
正式上菜了,服务员用木制食盘提来一道陕菜——关中四碗。
陕菜条子肉
这条子肉,我怎么看都像粉蒸肉,只是与其它地方的粉蒸肉不一样的是肉经过改刀后切成了条形状。
陕菜狮子头
陕菜的狮子头肉质紧实,配上玉米条和青豆油而不腻,入口不仅有肉香,还有玉米和青豆的香味。
陕菜小酥肉
这鲜美可口的小酥肉有点像东坡肉,但质感紧绷多了,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甚至还有些Q弹。
黄米糕
像花儿一样的这道菜是黄米糕上镶嵌了红枣和葡萄干,特别是这红枣造型,活脱脱如一朵盛开在碗中的花骨朵,栩栩如生。
biangbiang面
在西安早餐是吃不到面条的,面条只有在正餐时间才能享受到。这碗面条就是大名鼎鼎的biangbiang面,而“biang”字竟然连电脑也无法打出来。
biangbiang面的“biang”字不仅复杂,还有一个顺口溜: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开,言字朝前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着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擔挂麻糖,坐个车车逛咸阳。
蘸水面
上图就是陕西省风味独特的传统面食——蘸水面,杨凌蘸水面概括起来有20个字“面白薄筋光,汤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越觉香",面条是论根卖的,一根宽的可达5、6厘米,长一米左右,食用时用大面盆装,有菠菜等青菜同煮,谓之"清清白白",配有一碗蘸汁,吃这个蘸水面还是个技术活,因为面条是没有断开的一大根。
油泼辣子鱼
油泼辣子是陕西特有的调味品,红红火火的油泼辣子鱼对喜欢重口味的人大受欢迎,也许为了平衡,加上几片柠檬和薄荷叶,避免上火。
秦岭山菌煲
秦岭是中国中部横亘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秦岭山脉中段就位于陕西省中部,这道以山名命名的秦岭山菌煲味道也相当的不错。
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作为唐都的西安自然有不少的"皮影"民间艺人。一边品美食,一边观皮影戏,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西安传统名菜——葫芦鸡
终于等到上大菜了,始于唐代的西安传统名菜——葫芦鸡隆重出场。葫芦鸡的制作分清煮、蒸笼、油炸三道工序,上桌配有小蝶花椒盐佐食。
西安传统名菜——葫芦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