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本书有一个星期了,总想写点什么来记录自己在这本书里感悟到的东西,一直被各种看似不重要的事情一直拖到现在。就在刚才我还因为没有睡午觉趴在桌子上小憩,然后一股脑爬起来说写点东西。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Z在朋友圈发的张照片,写了一句怎样的话刚去翻已经找不到了。第二次看见是16年年底上映的王家卫的电影,名字也叫《摆渡人》,选自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的一个故事片段,我和他去看,感动到哭。想着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这么幸运,在你有困难,或者你想帮别人度过困难的时候,身边都刚好有这样一个摆渡人,不求拥有,不求回报,只是能在最好的时候遇见你就很满足。于是才又想起这本书,并给自己定了小目标,在2016年结束之前,看完这本书。
故事开始讲了一个名叫迪伦的15岁女孩为了去见自己从没见过面的父亲,和母亲琼发生了争吵,但最后母亲还是妥协了,第二天准备上完学坐火车去阿伯丁,却由于一件白衬衣因为下雨使得里面深色的内衣透出颜色,受到了同学的奚落、嘲笑,而之前没多久她的好朋友凯蒂也转了学,一个平时循规蹈矩的孩子就逃课,提前踏上了去见父亲路途。
本以为会是个正常的故事,她见了父亲,和父亲聊了好多,或者是在火车上遇见了什么人,一路同他讲了些故事,改变了她什么想法之类的。万万没想到,在进入一个隧道的时候发生了事故,迪伦还以为自己是唯一幸存的人,直到一路穿过尸体血泊,出了隧道口,遇见了看似偶然却又必然的崔斯坦,也就是他的摆渡人。他告诉迪伦,其实她是唯一没有逃出来的人,她已经死了的事实,两人就在荒原上走了七天,夜里还要赶在恶魔出没之前赶到安全屋。这荒原也不是普通的荒原,用崔斯坦的话来讲这荒原就是迪伦的心境,她的喜怒哀乐心情变化都会表现在这片荒原上,而崔斯坦为了完成护送迪伦去灵魂的“家”而不被半路让恶魔吃掉的任务,编织了一些骗她的假象,好让她乖乖听话跟他走,不要让他太费心。而迪伦的真诚和爱也让这个刚开始冷冰冰的16岁男孩,从一个“光球”逐渐拥有了一些人所具有的特质。每次遇到恶魔崔斯坦都极力保护迪伦,也许是因为从小缺乏父爱,迪伦对他也产生了特别的情感,就这样一直走到分界线。为了不和崔斯坦分开,或者说是他为了让迪伦回到灵魂的“家”,崔斯坦答应和迪伦一起走完剩下的路。两人在分界线前互相表明了彼此喜欢的心意,准备携手同行,但迪伦穿过屏障,回过头却发现他不在自己的身后,痛哭流涕,想着他说爱她,难道也是一句谎话,而这一幕在分界线那头的崔斯坦却看的清楚。停留了一会两人走向了不同的路,崔斯坦去摆渡下一个人,而迪伦在另一个世界徘徊。
虽然有了新的生活,但迪伦还是很孤寂,她想着要是崔斯坦回来找她,她或许会在这里等,可是事实他永远不可能到这里,不值得为这样的等待付出一生的时间。在询问过这里的老人以后,迪伦踏上了寻找崔斯坦,重返人间的路。当然这个过程也是很艰辛,没有了崔斯坦的保护,迪伦要是被恶魔吃掉,自己会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魂飞魄散,也就见不到崔斯坦了,但她依然愿意奋力一搏。在崔斯坦摆渡下一个人途中,迪伦在一间安全屋的门口看见了崔斯坦的身影,而他一晃神,身旁的灵魂被恶魔拖下了地面,他们两人相见了。崔斯坦及既惊喜又生气,在迪伦的劝说下,崔斯坦怀疑地随她走向了重返人间的路。
崔斯坦觉的摆渡人就是他的工作,也没有尝试过其他的办法,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徘徊,什么时候才是尽头,也许他的一生正是等待着一个如迪伦一样让他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心跳的摆渡人,使他重获新生。有了迪伦以后,崔斯坦没有再成为别人,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故事最后那句“原来你也在这里”“我在这里”让人感觉很温暖,终于迪伦可以不用和崔斯坦分开,在相同的世界里拥抱彼此。
他们是彼此的“摆渡人”,我想作者克莱尔麦克福尔也不是单纯的在给我们讲故事,他抛开生命、肉体,选择摆渡灵魂,让我们体会爱和勇气带给我们的极大力量,没有爱的心灵就好像荒原,杂草丛生,没有色彩和生机。或者说荒原就像我们所处的大社会,心境决定着你看到东西的角度,侧重点,也同样选择着与你同行的人,我们自身也同样被别人选择着。人的一生会在哪里遇见几个摆渡人,他又会渡你去哪里,走多久,当他在某处徘徊的时候,你会不会摆他上岸,只是因为你一句“我需要你”,我便奋不顾身。
不要忽略你人生中每一个意想不到的瞬间,那是你的灵魂摆渡人在向你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