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框架选择
a)跨平台:是否要兼容移动端分iOS和android,还是兼容一种
b)语言支持:选择框架语言选自己相对来说有优势的。更方便调试和定位问题
c)学习成本:对于没有用过的框架,分析一下需要多久可以用起来,掌握它的原理需要多久
d)维护成本:根据项目情况二次开发,或者框架维护,针对实际情况评估学习成本自己、领导能否认可这个代价,做完一套框架可以持续使用。
2、用例编写:确定测试用例的范围,如UI测试,是所以页面都做,还是几个主要页面做就好了,这是确定测试用例的范围。
a)用例设计:根据项目紧张程度进行用例颗粒度的筛选。
b)编写用例:先把一条用例写出来,调通,各种异常情况都处理完成包括兼容性等等,再去写其他用例然后照着这个用例的样板来写就比较轻松,也可以让其他人照着样例模版来写,分担一部分工作给其他人
c)如果比较急,先把每条case都转化成自动化,快速让它跑起来,然后再做二次开发,一些异常处理,兼容性加进来等等
d)这两种情况根据项目的紧张程度灵活选择
3、调试用例:运行出现问题,看代码异常提示,在提示首位去看提示一般能找到问题
a)调试善于用输出方法如print,更好的找到具体哪里代码有问题
b)跟踪调试,查看堆栈消息分析问题
4、打包任务:获取源码时jenkins要安装的一些插件,安装本地git环境,指jenkins的节点上安装git
a)配置git需要用户名密码,通过http或ssh方式,
b)git源的认证有五种,用户名密码和ssh方式比较多
c)已经把源码拉下来了,然后选择构建的触发模式1.定时构建2.代码检查构建3.定期检查构建
d)构建触发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完全依赖Jenkins插件;另一种是自己写构建脚本shell中执行就可以了。自己写出问题好定位,是Jenkins本身问题还是shell代码问题。
e)git源拉下来,构建触发器方式也选择好了,构建方式也做了选择,构建完后上传安装包,借助播应这类软件生产二维码,每次安装直接扫描就可以安装了
f)不做二维码展示每次打完包放到固定位置,直接去下载,创建和存放的位置要做约定,每个版本详细标注如v1.0放这个文件夹下面,以后查找很方便并且包也很好管理。
5、注意点
a)Jenkins实际使用大多数配节点的,操作时把所有任务分发下去,都在一起性能会慢
b)App端自动化和服务端自动化不应该分开,应该先执行打包然后自动安装,用adb安装,然后app端自动化测试任务,然后执行服务端自动化测试任务,然后把三个任务组合放到jenkins上,设置定时任务或其他模式
c)app端移动端自动化测试原理一样的,都是git上拉源码进行执行,然后结果的验收,有问题实时解决实时反馈
d)服务端自动化一个很好的模式,部署任务和服务端自动化测试是结合起来的,当开发提交代码后,测试人员点了部署环境任务,自动触发服务端的接口自动化测试任务,接口自动化测试任务结果会发到邮箱,测试人员看通过率是否满足当初设定的需求,如果满足了可以进行测试,如果没有满足测试人员回去看到底是哪方面的原因,哪些接口到底是开发提交代码的原因还是哪些接口本身没问题属于误报
6、推荐
a)推荐两个测试框架applum.适用于安卓和iOS适用于多语言,不需要应用的源码,只能用于移动端
b)Macaca可以应用于多端如移动端pc端,比较流行的native页面h5页面都可以很好的使用
7、难点
a)Jenkins任务创建
git认证这块
Jenkins奴隶节点配置方式不同有不同难点,web方式写定时任务来执行对应的命令,ssh方式
目前还没有涉及到这块,后面会把这块的内容去实践并应用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