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写作者,在写作时,都必须有这样三步骤:
1、确定写作主题。
2、根据主题选择材料。
3、写作发表。
主题,也是首先因为材料的刺激,让人有心动,有不吐不快的感觉,所以,带孩子们写作,首先得引导孩子们发现自己心动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表达欲望,这个工作不可匆匆而过,教师要侧耳倾听,一点点帮孩子理清他到底想表达什么样的发现或者情感。
当有了这个耐心以后,设计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可以写关键词,可以画图,可以题目比赛……老师只需倾听,提问,好奇地参与即可。
有了主题,引导孩子们把材料排排坐,符合主题的留下来,不符合主题的拒之门外。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有意注意”,观察时要有意注意,写作时也要有意注意,好像写作者凭空多了第三只眼睛,在写作时瞻前顾后,审视每段材料与主题的关系,审视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审视自己到底把当下材料的画面是否写形象,在第三只眼的注视下,人很难分心。
所以,我们班里的孩子观察时生龙活虎,调动身体的每一根“天线”去接收刺激,他们动手动脚叽叽喳喳,写作时,悄然无声,有时手里还在比划着什么,我知道他已经不由自主地在努力刻画画面。
当任何事都能如此,大概也没有什么做不好的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