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越来越感觉得“中年”这个词不再只是打趣的词眼,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原来通宵达旦的熬夜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擞,现在过了晚上11点两个眼皮就开始打架,大脑的反应能力也跟不上,若是敢熬个通宵,第二天必然脸色蜡黄,一脸浮肿,白天还要发上几回脾气。
原来火锅,冰淇淋,海鲜,麻辣烫随便吃,现在吃顿外卖肠胃都要闹腾好几天。
原来头发什么不用还是黑亮多,现在只敢用大梳齿梳头,生怕一不小心梳秃了本来就少的可怜的头发。
原来以为父母永远年轻,可以永远为我们遮风挡雨,如今看着父母日渐矮小下去身影多么希望时间能慢点再慢点……
人这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
这两年越来越觉得年轻的时候“诗和远方”可以先放放,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基本上都是固定的,20岁之前上学,20-35步入职场,大部分人在35岁之前工作和生活基本上都定型了,35岁以后家庭生活健康会分散走很大的精力,这也是很多企业不招收35岁以上的人的原因。所以人在20多岁心无旁骛时,多吃点苦多尝试不同的工作,不要太在意钱的多少,如果把钱看得太重必然会影响长远的发展。做那些有利于个人长远发展的工作,学习一些可以产生复利的技能,比如写作。为自己35岁以后加砝码,砝码加的越多以后就越有安全感。
趁现在,趁年轻,趁精力值正旺
少刷点视频,少追部剧,多读几本书,多学习一些技能,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这么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