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师傅是单位的生产骨干,无论是生产运行,还是设备维护,都是样样精通。那么多错综复杂的管路,在他眼里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宛若大江大河九曲回肠,主干支流泾渭分明。那些阀门开关就像河道上的闸门,或疏或堵,他都把控的游刃有余。那些运行了多年的设备,在他的调理下就像听话的孩子,既不撒欢儿闹情绪,也不萎靡不振没干劲儿儿,平平稳稳,按部就班。
要说这是咋回事,还得说徐师傅日常维护做足了功夫。40多岁的人了,依然身轻如燕。工作一天很少见他在哪坐会儿。哪里运行有异常,哪里指标有偏差,都会引起他的警觉,随后的排查,调控,维修几乎是环环相扣。小故障处理了,大问题发生的几率就低。日常维护做到了,大修理就尽量避免。这是他的运行宝典,也是让他闲不住的理由。
他说,抓生产和家里过日子一样,夏天快到了,就要把房顶苫盖一下,防止漏雨,纱窗更换一下,防止进苍蝇蚊子,冬天要来了,储藏些白菜大葱,既可以防止菜价滥涨,又可以安心过冬。设备什么时候需要加油了,心里要有谱,阀门什么时候需要更换了,要有时间表。微小的细节看似不算什么,不当事就会酿成大事。
徐师傅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也创新了很多工作方法,在车间,分场,公司进行过交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旦成为习惯,想改都不容易。他提的合理化建议,操作法,技术革新项目得到了实施。想想平时遇到问题不爱思考、遇到困难推的一干二净的人,大概只会指点江山、耍嘴皮子功夫。都说脑子总不用会上锈,大概就是真的。
几天前,徐师傅接到一个陌生王姓男子的电话,大意是请徐师傅给他新安置的家里安装卫浴用具。这个陌生人原来并不陌生,七年前,徐师傅曾经给他家里干过活。那些曾经安装过的用具使用了七年,未曾发生过跑冒滴漏。就冲这,这位王先生不知用了什么手段从何方神圣那里找到了徐师傅的电话,感觉有种非你莫属的味道。尽管徐师傅一再强调已经不干安装很多年,但执拗不过王先生执着的信任,破例答应了他的要求。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曾经说过这样一话:“将来,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都要养成全力以赴、一丝不苟的好习惯,时刻准备迎接机遇。谁能做到这一点,他就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因为世界上到处是散漫粗心的人,那些拥有良好习惯的人始终是供不应求的。
前些时候,听到一种说法,叫‘’好酒也怕巷子深‘’,言之凿凿是要宣传宣传再宣传。可是宣传再好,也敌不过品质深入人心。当一个人一面之交七年之后还会想起你的时候,你一定是跻身于供不应求的人群,一定是做事踏实、可以信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