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解榜人:
艾国永
前媒体人
原《新京报》体育新闻主编
2015年2月创立马孔多文化
主办有“北京最美马拉松”之称的“北京百里山水画廊森林马拉松”、中国规模最大的冰雪马拉松“北京野鸭湖冰雪马拉松”等赛事
拥有公众号全民跑步(微信号:quanminpaobu)、马拉松助手(malasongzhushou)
2014年在中国田协注册的马拉松比赛是56场,2015年是134场,2016年肯定会超过200场。据我个人的预测,未来3-5年,中国注册的马拉松赛事肯定会超过1000场。
中国跑步之热,于此可见一斑。热情太过,往往意味着盲动,其实,跑步并不像大家想象得那般简单,以下的跑步7个雷区,你踩中了几个?
雷区 1
只要跑步,就一定能减肥
在阅读《跑步圣经》这本书时,我刚刚开始跑步。当时把跑步人群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减肥、健身、发现自我。一年多过去,我完成了多次半马,即将完成人生的首次全马,从前对跑步的认知依然成立。
很多人为减肥而跑步。我们的全民跑步后台经常收到这样的提问:我都跑了很多次步了,为什么还没瘦下来。我经常会反问,你跑了多少次了?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在两位数以下。
把跑步当灵丹妙药,一次服用,立竿见影,多么地一厢情愿。我接下来的回答是,要想通过跑步减肥,一是要跑步,二是要坚持跑步,三是要科学饮食。你所摄入的热量,小于你通过跑步所消耗的热量,自然而然,减肥就实现了。在速成的心态之下,多少简单的道理被置之不理。
雷区 2
跑步最简单,穿上鞋就可以开始
这是一句“骗”不跑步的人开始跑步的话,我也说过,但你别当真,你要当真,你就是新闻联播看多了。
我记得我买的第一双跑鞋,某品牌的,非常轻便,我穿了它跑了小一年,直到我的同事提醒我,那是一双竞速鞋,不适合长跑,易损伤膝盖。我才因此有了第一双真正意义上的长跑鞋。
当你的跑步频率增加、跑量上来之后,如果不进行跑前的热身、跑后的拉伸,会增加受伤的几率,常见病征诸如岔气、肌肉拉伤、膝盖疼痛等等。一般的热身、拉伸动作,我们把初中体育老师教过的那些课间操捡起来就可以应付。如何渐次增加跑量,也是一门学问——如果你想长期跑下去,不是偶尔为之,一定要学习基础常识。
此外,跑步路线、跑步时间也要留心。今年1月的某夜,北京,有一位兄弟在二环主路上逆向奔跑,结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去年,在西安,一位美丽的女老师,夜跑被先奸后杀。2015年,更是有5位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在马拉松比赛中猝死。
跑步不简单,科学跑步,请从装备、热身、拉伸、安全等基础做起。
雷区 3
跑步会让你更健康
中国有句古话叫“过犹不及”,适量跑步有会有益健康,否则将会损害健康。有人总结出来“跑一休一”,有人总结出来“跑一休二”,不管一周几天跑步、几天休息,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才是最佳的选择。
有极个别的现象发生在年轻人的身上,跑步已经到了疯魔的程度,工作也辞了,天天跑步,跑步成了人生的唯一。如此,在我看来,非但有损身体的健康,在精神上也是有害的。再说一句大俗话,除了跑步,年轻人还应该踏实工作,还应该寻找自己的诗和远方。
雷区 4
跑步会分泌多巴胺,比其他运动更爽
我是一名体育爱好者,足球、篮球、乒乓球,都玩得还凑合。在李世石大战阿法狗之前,还喜欢上了围棋。很多人说,跑步,会让人分泌多巴胺,会让人产生兴奋甚至感到上瘾的情绪。如果跑步能,其他运动也能,跑步也好,足球、篮球也罢,每一次大汗淋漓之后,身体由内而外就想迸发出一个字:爽。
在我看来,跑步的乐趣或许赶不上足球、篮球,缺乏团队之间的配合,也缺乏激烈的身体对抗,甚至很孤独……是的,孤独,恰恰因为这一点,跑步又是令人着迷的。因为孤独,每一次跑步,都是跑者与自己身体的交流,与自己灵魂的对话。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爱你所爱。
雷区 5
跑步比其他运动更容易损伤膝盖
很多人不敢跑步,畏之如虎,除了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还有不加分析地轻信了谣言:跑步最伤膝盖了。
跑步时,对膝盖的冲击力是人体重量的3-4倍,好像挺吓人,可是跟足球、篮球比,冲击力小得多,足球、篮球的冲击力至少是身体重量的10倍以上。也没见足球、篮球的从业者半身不遂。
雷区 6
跑步的乐趣在于挑战自我的极限
前几天与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办公室副主任石春健聊天,作为中国马拉松的管理者、权威人士,她提到,在台湾,人们更看重的是跑过的马拉松的数量,而不是刷PB(个人最佳成绩)。刷PB、盲目冲刺,是马拉松赛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马拉松是一项挑战自我的运动,是一项适度挑战身体极限的运动,所有的跑者,都应该聆听身体发出的声音,当止则止,当停则停,当身体难以承受时,在终点前最后100米退赛,同样是勇者所为,甚至更勇敢。
雷区 7
跑者是上帝,办赛方是保姆
随着跑步运动的如火如荼,马拉松赛事也是风起云涌。许多赛事公司是新的,许多跑马拉松的人也是刚刚加入的。赛事公司需要注意赛事的安全性、提供更好的服务,跑马拉松的人也需要掌握更多的马拉松礼仪。
比如,日本的很多马拉松跑者,在抵达终点冲线之前,会向观众、工作人员鞠躬致谢。我们的少部分跑者,在领取参赛物品时无理取闹、大声叱骂工作人员如同叱骂三孙子;责怪主办方没有提供午餐(就没听过哪个马拉松向选手提供午餐);明明旁边就有垃圾桶,喝完水后纸杯非要往赛道上扔……
不少跑者抱有这样一种思想,我交了比赛的报名费,我就是上帝。这种虚幻的身份优越感,让他们漠视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原则是平等相处,轻视他人劳动、蔑视他人自尊,百般挑剔,毒舌如疮,成为马拉松赛场没有礼貌的人,也是不受欢迎的人。而马拉松征途的一路美景、挑战自我的成就感,这些最该享受的部分,统统被忽略了。不仅为他们害臊,也为他们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