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无意识的开启新浪博客App,随意的浏览一下自己的博客。虽然新浪博客启动好些年了,和其它的空间对比开启相对有些晚,只是往昔偶尔的在Pc端更新一下。仿似也不知道还有手机端那么一扇门窗。即使知道了,也只是在手机空间里横躺着。
和其它空间里的性质一样,总是后知后觉的发现,原来某篇文章的浏览量是相当的好,原来有的文章曾经有不少人给点过赞。只是咱没有像玩微信公众号平台那样使出洪荒之力。也不记得心之初始是什么?大概就是心里添点小堵,出门溜达一圈。往往溜达溜达就能get新的技能,交上新的朋友。溜着,溜着,开始埋头苦学。对于好玩、好用、好使的东西,总在自己试用研究后才放心推荐给他人使用。
但是写博,始终却是没有一份持续的坚持。有时候,偶尔开垦一下,只是备份一下文章。平时,又无心给自己存下一些记忆。那些零星的文字,大概就是游走在"溜个弯,换个心情"的时候留下的。
用过那么多的平台,早期的BBS大部分支持html功能。这对喜欢玩图文,玩音画的玩家来说实则有趣些。其实QQ空间这一点就做的非常不错,早期就拥有这个功能。但是在传图/信纸背景使用方面会根据等级的权限那就要配上银子的筹划。二则,QQ空间相对比较私密。自然,也有一部分朋友觉得"多什么年代了,还在用QQ。"仿佛脱离一款软件的更新也是成长的代表。仿佛你还在Q,你就out了。
但是对自媒体而言,不论浏览量来自何方,英雄不问出处。用的早、用的久的显然存在积粉优势。(自我拦截的除外。)这就需要好好的审视自己的出发点是什么?大部分的缘由是:"好玩、好奇心、没有计划、没有目标的开采。"时常呈现的又是一片荒芜。凡事则有利弊,好在来去自由,不带给自我压力。即使,没有好好的采编、校对,也早忘去了还有那么一回事情。
在用新浪博客时,时常又发现图片显示功能不大全,时常有部分照片会显示失败。等到时间一久,想要恢复原貌,只怕又不记得全部。但是对于(赏)字功能,它开启的时间尚早,也非常方便,只是一键触发新浪微博就可见。同时新浪微博的阅读量又是超级的好。相之:如果你在介意阅读量稀少、僵尸粉颇多的同时,为何却又是喜新厌旧?
在摸索使用一个软件的同时,如同交友,逐渐的会发觉它的优势,同时也会察觉它的缺点。如:"挖财是个不错的理财App,但是它的编辑缺点就是发帖后在具体规定的时间后就无法编辑以及删除内容。大概平台也是考虑到一些自保因素,但是对于良编来说,偶尔发现几个错别字总觉得变扭。如:"财猪,虽然并不大出众,但是对开通原创和赏字功能键就非常大度。微信公众号平台相对而言:要求颇严、颇高、对玩家而言更具有挑战性。它的优势是:门客居多,属于大家气势,跟着时代走,玩的潮文化。如:简书,App做的很清晰,编辑操作简洁,但是对大部分用户而言上头条可是有一定的难度。
最后,无论你选择哪种口味,成长也需要有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