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个孩子天生是父母的拯救者
记得有一次,我跟老公争吵了起来。每当我一说话,女儿就会跑过来吱吱呀呀地说一些我听不懂的话,或者我声音一升高,她就会大声的啊……来打断我们的对话,然后试图拉我跟她一起玩。事后我突然明白,她想阻止我和老公之间的争吵。
一个才两岁的小孩,就已经开始去介入父母的情绪当中,她感觉在这个氛围里十分不安,她在努力用自己力量去保护父母感情。
前段时间,朋友B正在闹离婚,双方都在争夺孩子的抚养权。而这个八岁的小孩,在爸爸妈妈不断争夺他的过程,这个平常乖巧的孩子开始频频的逃学,变得经常性的生病。朋友一边与老公周旋,一边要照顾孩子,弄着整个人都疲惫不堪。其实孩子是在用他的方式来阻止爸爸妈妈妈的离婚。
在家庭中,孩子似乎天生就带着让父母开心使命感。几个月的婴儿,会因为的你微笑而微笑,也会用哭泣来表达他感受到的悲伤。
在他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他会很敏锐地感受到家庭微妙的气氛。他甚至会不惜扮演各个角色来维护这个家庭。也许他会变成一个乖小孩,讨好家里的每个人;也许他会变成一个问题少年,制造出各种各样的麻烦。
更不要说,我们在养育他们的过程强行灌输的那些道德绑架的愧疚感。
2
真实的表达你的诉求,不要再用愧疚操控孩子
面对我们的孩子,我们经常会言不由衷。我们总是喜欢把责任都推到孩子的身上。
如果孩子不吃饭,我们会说:妈妈辛辛苦苦地为你煮这些菜,你这也不吃,那也不吃,你真是一点良心也没有;
如果孩子不睡觉,我们会说:妈妈今天为了你已经很累了,能不能让我好好休息,体谅体谅我啊;
如果孩子不认真念书,我们会说:爸爸在外面拼死拼命,你还这么贪玩,一点也不认真,你对得起父母的付出吗?
孩子在这些充满愧疚的氛围里长大,肩负着父母的喜怒哀乐,那个拯救的小超人随着年龄的长大而成长,如果没有这种意识而立刻停止,孩子可能一生都会在这种愧疚里牵缠不清。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并让他知道他的行为、语言会对你有什么影响。
小孩不吃饭,我们可以说:宝贝,你可以不吃,但是,过了这个吃饭时间,我们就要下午6点才吃晚餐,在这期间,妈妈要工作,恐怕没有时间给你弄吃的;
小孩不睡觉,我们可以说:宝贝,已经十点钟了,妈妈需要休息了,如果你不睡觉,妈妈也不放心,睡不睡觉是你的事情,但你不睡,这样开着灯,可能会影响到我。
小孩不认真念书,我们可以说:宝贝,你可以出去玩,作业没完成的理由,你明天需要自己跟老师解释清楚,如果整个班里就你没有完成作业,老师可能会批评你,妈妈也有可能被老师叫到学校里。
孩子比我们想像的懂事得多,只要你让他知道你想干什么,他就知道应该干什么。如果你只是不断地责备和怪责,孩子就会变得无所适从。
不要以为你这样做是一种自私,如果不能告诉孩子你真实的情感和需求,孩子会意识不到他是个多么有力量的人,他意识不到他的言行举止会给你带来多么大影响。让他拥有这种意识,就能够培养他的一种责任感。
3
没有什么事情是你的错,但你要学会承担
也许这个世界有很多我们不可控的东西。
也许我们没有相爱的父母,没有富裕的家庭,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没有找到真正爱我们的伴侣。
这些可能是我们的原生家庭,是我们的父母的问题和缺失,让我们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伴侣,称职的父母。但是,请将这一切从你的身上终止,没有什么事情是你的错,但我们应该学会去承担这个责任。让我们的孩子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成长。试着与孩子一起学习和蜕变,他教会我们的远比我们教会他的要多。
只要我们放下操控的执念,孩子才能真正的感受到我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