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涉及剧透】
今天我们全家一起看了《你好,李焕英》, 我本以为大家会哭的稀里哗啦,谁知道我爸妈看完后说,这变来变去讲的啥,正看到精彩处咋又完了。
我有点哭笑不得,人家故事讲还行啊,虽然是有点瑕疵,但也不至于看不懂的呀,连侄女都说看懂了,你们怎么可能看不懂。他们也不接话,然后他们转头问侄女,那你说说讲的啥呀。
后来我想想他们这样说,可能只是怕我们尴尬而已,否则全家一起哭这场面想想都尴尬。有时候父母可能并不是真的都不知道,只是顾及儿女的面子不说而已。
这正是这部电影告诉我的道理。
任何事换个视角可能就是不同的故事,而我对于这样的故事总是毫无抵抗力。《你好,李焕英》是贾玲导演的第一部作品,而且是相对俗套的亲情片,口碑却没有扑街,除了包袱抖的好,在我看来最大的惊喜就是它的视角转换。
这部电影是贾玲用来怀念她妈妈的,泪点肯定少不了,但于我而言最大的泪点在于母亲视角的出现。这个视角虽然完全是贾玲的想象,但却让故事更感人,更丰满。
故事主要讲述的是贾晓玲的母亲出了车祸,她陪在母亲的病床旁,睡着之后穿越回了自己出生的前一年(1981年),遇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母亲。因为觉得自己从没让母亲高兴过,出于愧疚,她一心想让母亲更快乐。而为了能名正言顺的做这一切,她谎称是母亲的表妹。
比如,她想尽一切办法让母亲买到了厂里的第一台电视机,帮她说服母亲的同伴参加厂里的排球比赛,努力撮合母亲跟厂长的儿子沈光林(不是她爸)在一起,只希望她可以过得更好(当然这个没成功,也不可能成功)……
给母亲改命不成,贾晓玲决定穿回去,但没能如愿。颓丧之余,她突然意识到母亲知道自己是谁。因为在她出生之前母亲是不会在衣服上缝那么多可爱的图案的,而这个年轻的女孩却在她醉酒之后在她的破洞牛仔裤缝上了可爱的图案。
想到这她泣不成声,奔跑着去寻找自己年轻时的母亲。
这时影片切到了母亲的视角,她发现自己穿越了,正碰上厂里的职工张江,还没聊上几句,却发现自己的女儿从天而降。出于母亲的本能她伸手跑去接,嘴里喊着“我宝!”—这是全剧最感动我的一句台词。
贾晓玲砸晕了她妈,但两人很快都醒了过来,女儿想直接表明来意,但母亲却故意把她认成自己从未谋面的表妹。女儿所有想为她做的,她都努力配合着,却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只为满足女儿的心愿。
也就是这样的反转让母亲的所有反应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比如,虽然这个表妹从未谋面,母亲却从未去质疑她的身份,还给她买各种东西;虽然现实中母亲没去参加排球比赛,但为了成全女儿,努力说服队员去参加;虽然现实中她的丈夫另有其人,还是愿意满足女儿去跟厂长的儿子接触……
母亲假装的很好,但对女儿的爱却无法假装,她忘了自己在有女儿之前是不会缝那么多可爱的图案的。也就是这点让她露了馅。
最后,贾晓玲在一路的回忆中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母亲,求她不要离开,而年轻的母亲早已泪眼朦胧……
最后,镜头切回现实,母亲仍躺在病床上,她陪在床边在睡梦中泣不成声,母亲醒来伸手轻轻抚摸着她……对于19岁就失去母亲的贾玲而言,这样的结局可能是她最渴望的吧……
亲情电影总是容易催泪,而最让我动容的却是你什么都知道却还配合我演戏,做这一切只为让我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