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壹默了然
04
李曦梧不可置信地看着林深,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
她看着面前的老公,45岁的年纪,已经有了白头发,可以想象,这些天他一个人默默承受了多少压力。
一股心疼的感觉油然而生,过去的一幕幕,开始不自觉在她脑中回放。
林深确实是个不错的老公,当年他们经人介绍相识时,他刚从国外工作回来,在一家500强企业担任高管,风华正茂。
婚后,他不仅疼老婆,对她的父母也很好,又对家庭负责,丝毫没有常人眼里那种“男人事业做大了就不着家”的习惯。
他不喜欢无谓的应酬,宁肯和人喝茶谈事也不轻易吃饭。下了班后,除了实在推托不了的饭局,都是早早回家,和家人共进晚餐,饭后聊会天或散会步,然后按部就班,各忙各的工作或爱好。
孩子从学前班开始,他每天辅导孩子阅读、识字、学英语,小区里没有几个父亲能比得上的。孩子上学后,学校的家长会和一些公益活动,他也尽量抽空积极参与,跟老师沟通的比她还多。
正是林深给了她安稳舒适的家庭坏境,她才得以保持着年少时那些华而不实的爱好,依然不变。而她小时候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多由于生活的压力和岁月的磨损,早已淡漠了旧时的爱好。
林深不仅是家人,也是导师。每当她工作不顺时,林深总是能给她客观分析,出谋划策。
有时她因为公司的事情实在心烦,对他开始不怎么讲道理了,林深也会迁就,“如果你做得实在不开心,那就不做了吧,回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虽然她不会真的离职,可是林深这句话,让她意识到,自己是有稳定的家庭保障的,啥也不用怕。
女人最需要安全感,关键还有,林深的这句话等于给她撑腰了,她的心情很快好转,心情一好,事情也就往往迎刃而解了。
以前,都是他挡在前面,替她扫平道路,给她岁月静好。
现在,这个男人突然失业了,还不想让她过早担心,苦苦一个人撑了这么久。
她抬起胳膊,伸手抚摸了几下林深的头,抱住了他。
她相信这是暂时的,林深一定会东山再起,但在他起来之前,她要无比坚强,替他分担生活压力了。
林深也回抱住了她,两人紧紧相拥在一起。
05
一周后,学校放暑假,林深安排父母带着女儿外出旅行,想趁着这父母孩子不在的空档,落实好搬家计划。
又过了几天,他约好房产中介,带着小曦去了周边一个普通住宅看房子。
一进小区门口,一股浓厚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一群居民,衣着随意,表情慵懒,三三两两围坐在小区亭子边。有闲聊的,有看着孩子玩耍的,有低头玩手机的,更有啥也不做光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的。
进进出出的人也是鱼龙混杂,门口保安也不管,一律放行。
小曦一直住在高档小区,早已习惯了从小区大门到家里,一路上只见到保安的安静环境。虽然来之前,林深已经给她打过预防针,她还是很恍惚,真的要搬到这里来住吗?
自己也就算了,还有女儿呢。
她的观念里,孩子的生活坏境是非常重要的,古有孟母三迁,孩子是最容易受环境影响的。所以她啥也可以不管,但特别关注女儿的一切。大到生活习惯、学校选择、兴趣爱好,小到孩子的衣着打扮、说话站立方式。
林深跟她坦白失业后的第二天,又谈了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计划:搬家。即把他们现在居住的大房子出租,然后在附近普通小区租个房子住。这样他们每个月可以多小几万的房租收入,加上她的工资,基本可以维持不菲的家庭开支了。
其实也不是没有积蓄了,但林深觉得不能坐吃山空,毕竟两人还年轻,未来的路还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也还刚开始呢。
林深觉得,这样即便自己一年半载待业在家,也不至于太焦虑,不然每个月都要动用存款,时间长了真是会令人心慌。
他了解李曦梧不想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准,“其实我也不想搬,但做人要能屈能伸。相信我,你老公两年内肯定能东山再起。到时候,如果你愿意住回来我们就住回来,不愿意住回来那我们就把这套房子卖了,再买套新的。”
李曦梧觉得,这个时候本该是自己安慰老公才是,结果还是一如既往被老公给安慰了,感觉自己好不懂事。
哪怕她感情上再排斥搬家,理性也告诉她:听他的,没错。
06
人是习惯的动物,第一次看房万般不适,第二次,第三次那种不适的症状就逐步减轻。
在林深能屈能伸的理论支撑下,小曦也只能平和地接受了现实,然后尽量说服自己,热闹有热闹的好,至少父母不会嫌住得地方太冷清。
何况那小区出门,菜场,超市什么的配套齐全,不像他们现在,买个菜都要开车出去。
离孩子就读的学校也不算远,步行20来分钟的距离,平时就让孩子步行上学,下雨天可以开车接送。
在他们委托中介找房子之前,林深已经先行去了几家代理高端楼盘的中介公司挂牌,租房之前,先要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
他们小区对面是一所教学质量颇高的国际学校,很多住得远的家长,都会在他们这个小区租房子。
再过两个月,下一届的新生就要报道了,所以暑假是个租房的良机,中介陆陆续续带来几拨客户看房。
第一拨是刚从美国回来的一家五口,最小的孩子考上了这所学校,一家人还住在宾馆里,急着想租个房子定下来。
带队的是位四十多岁的女主人,看了房子后,跟林深说,“房子不错,但我希望明后天就搬进来。”
林深有点犹豫,“你总得给我一周时间搬家吧。”那会儿他还没去看过自己要租的房子,心里没底,把租房和搬家的困难想象得过大了。
对方说,“那我等不了那么久,一家人总不能老住在宾馆。”
双方对起租日的期望值不一样,也就没谈拢。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