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道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
2.知道我们可以在什么地方找到岩石、沙和黏土。
3.引导学生运用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握一握、画一画等方式比较岩、石沙和黏土,探究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
4.学会通过观察,推测大自然中的岩石会如何变化。
反思:
本课教学中,有如下几点问题:
1. 岩石、沙、黏土可以在哪找到,原本以为⼩朋友都会,结果还是不知道如何下⼿,后⾯的班我就给了⼏个范围参考,让他们观察和记录更专业更有⽅向感!
2.通过“看”的方法观察三种物质特点,我便也给了要看什么(颜⾊,形状等),接着是“捻”,“团球”和“涂痕”,我都给了关键词让他们有⽅向选:粗细,(不)易团球,(不)易散,有⽆痕迹,颜⾊深浅等!这⾥书上是先捻后团球,这样很容易让⼩朋友有⼀个误区:黏⼟⽐沙更粗,这样就会和后⾯的团球涂痕现象解释相对⽴。于是我把捻放在了团球涂痕后⾯,捻湿润的黏⼟和沙,很明显黏⼟更细腻,这样才能和结论相契合!
3.还有就是材料准备阶段,这⾥团球⽐较容易脏,提前让⼩朋友准备卫⽣纸和⼀张⼤的⽩纸⽤于团球和推动。⼤⽩纸既可以⽤于涂痕,⼜可以保证沙和黏⼟不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