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愤怒的小鸟”】
有一位网友,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 为了减肥不吃饭的人,为了没价值的事情争得面红耳赤的人,过马路玩手机被车撞的人,没看好自己小孩从楼上摔下来后悔不已的人。
● 缺乏预知事情的能力和想象力的人
● 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把正确与否的问题升华到私人恩怨的人
● 说话抓不到重点思维飘散的人。一个人连传达信息的能力都掌握不好,我实在没法对这样的人有耐心。
● 还有一些中年妇女,话多,爱管事,格局小,不注意形象。
● 通过观看明星综艺节目满足自己窥视欲的人。浪费自己生命时间去关注一个跟你生活没半点关系的人,这样真的可以吗?
这种蠢货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我对这个世界失望了~
为什么面对愚蠢的人我们更容易愤怒?
我们的生活中,似乎充满了愚蠢的事情;面对做出这些事情的“蠢货”——
有人会嘲笑:哈哈,好蠢哦
有人会同情:哎呀,好可怜
有人会无视:关我什么事
有人会愤怒:……
咦,为什么会愤怒呢?
提出这个问题的网友说:这种蠢货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我对这个世界失望了~
先别急,看完这一期的节目,再做决定也不迟嘛。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面对蠢人的愤怒。
——————分隔线——————
正式回答之前,咱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蠢”——
蠢,从字的结构来看,意指春天的虫子。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各种虫子也开始活跃,蠕动、爬行。
蠢,毫无疑问是一个贬义词,为什么我们要把春天虫子的行动——这样一种自然现象——赋予负面的意义呢?
必要条件有四点:
1-面对虫子,我们有强烈的优越感;
2-虫子不讨喜,遭人厌恶;
3-虫子的行为,对我们造成了干扰;
4-对于虫子,我们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制约办法,产生了一种无力感
把这四点从虫子套用到蠢人身上,可以发现:
第一,我们认为一个人蠢,首先是因为我们觉得他不如自己,尤其是在智力方面,我们对他存在优越感;假如对方比我们优秀、或者跟我们差不多,我们就不会认为他是蠢人;
第二,我们认为一个人蠢,其次是因为我们不喜欢他,从心里排斥他;假如我们认为一个人不如自己,但是我们并不讨厌他,比如哆啦A梦里的大雄,我们也不会认为他是蠢人;
第三,我们认为一个人蠢,再次是因为他的行为举止,侵犯了我们心目中的私人领域,他未经许可就进入了我们的私有空间;假如我们认为一个人不如自己、我们也不喜欢他,但是他很少出现在我们面前,从不打扰我们,我们也不会认为他是蠢人;
第四,我们认为一个人蠢,最后是因为我们拿他没办法,我们既不能消灭他、也没法驱逐他、更做不到彻底制止他,他始终令我们头痛;假如我们认为一个人不如自己、我们也不喜欢他、我们也总是被他打扰,但是我们能解决他、或者控制他,我们也不会认为他是蠢人。
这里要强调的是,一个人不是因为蠢,才会具备上述四个特点;而是他满足了上述四个条件,我们才会把他归到“蠢”的分类,给他贴上“愚蠢”的标签。
接下来说说愤怒。
愤怒是一种情绪,它的触发机制,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愤怒,上边已经说过,这里我们再明确一下,当我们感觉私人领域遭到侵犯时,我们就会愤怒。这里的私人领域可能是物理的,也可能是心理的。举例说明——
比如小强爬到我们的客厅,这是侵犯了我们的物理地盘,我们很不爽,这是愤怒;
更多的体现在题主举的例子中,各种令人不快的行为,这是侵犯了我们的心理空间,我们很不爽,这也是愤怒。
愤怒被触发之后,会附带一些显著的效果,就是人的攻击性会增强、理智水平下降、注意力变得集中、部分感官会暂时性变迟钝甚至关闭,最典型的就是不容易感觉到疲劳和疼痛,等等。
——所有这些,都是有利于战斗的;在怒气的驱使下,人很容易进入战备状态。
也就是说,面对蠢人,我们愤怒了,产生了强烈的采取行动的倾向。
具体地说,我们想要消灭、驱逐、制止他。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分隔线——————
前边说到,我们对蠢人感觉到愤怒,是因为认为他们侵犯了我们的私人领域。可是,在题主举的例子中,那些人并没有直接侵犯我们的物理空间,为什么依然能激发我们的怒气呢?
一种解释是“公平世界假设”,公平世界假设最初是用于解释“受害者谴责”现象的,例如当一名夜归女子被强暴,人们会推论是否她穿得太性感,为何这么晚还一个人在街上?心理学家意图理解怪责受害者的心理,直至Melvin J·Lerner于上世纪60年代的研究提出“公平世界假设”—人们倾向于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公平的,一个人获得成就,是因为他肯定做对了什么,所以这份成就是他应得的。当不幸降临到人头上时,受害者往往自己也有责任,甚至咎由自取。
“公平世界假设”是非常流行的观点,之所以流行,一方面是因为它简单、容易理解,另一方面是由于它给“弱肉强食”披上了道德的外衣,契合了人们对“丛林法则”的认知。
女人被强暴是因为她在力量上处于弱势,而并非她在道德上有缺陷。
归根结底,隐藏在“受害者谴责”背后的“公平世界假设”,只能说是一种认知偏见。
除此之外,我们对蠢人的愤怒,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不安引起的嫉妒。
前边说到,蠢的具体表现是“动”,与之有所区别的,假如有一个人,他的智力不如我们、也不讨我们喜欢,但他不会轻举妄动打扰我们,这样的人,一般我们会用“呆”、而不是“蠢”来形容他。在某些古文里,“呆”相当于“等待”的“待”。
反之,“动”,是一种积极的行为,生物搜寻食物、获取资源、击退敌人、吸引配偶、繁衍后代,无一不是在“动”的状态下完成的,无论是大自然、还是人类社会,总体而言,都是鼓励“行动”的。
——即便是休养生息,都是为了更好的行动而做的准备;“休息的意义是为了走更远的路”,“生生不息、生命不止”,都是这个意思。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眼中的蠢人,居然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当然,正确的策略未必带来好结果),虽然现在还远远不如我们,但已经对我们的优越感构成了挑战,动摇了我们的认知;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当我们对蠢人表示愤怒的同时,内心是不是也产生了些许不安?
此外,当我们感受到他人的愚蠢时,通常我们自己是处于相对比较“静”、比较“闲”的状态;假如我们自己都忙得团团转,根本无暇顾及他人,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目标和事情上,是不会有多余的精力那么在意他人的,也就谈不上感受他人的愚蠢了。
——所以啊,目睹蠢人的“轻举妄动”,除了不安之外,我们还有些许的嫉妒呢,毕竟忙碌是充实的原动力呵!
居然会嫉妒自己看不起、瞧不上的人,生活真是跟我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呵。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化解这种不尴不尬的局面呢?
——————分隔线——————
如何化解面对蠢人的愤怒呢?
如果是虫子,我们可以杀死它、赶走它、捉住它,可是面对同类,咱们就不能这么干了。
我提几个解决方案,列位瞅瞅成不成——
1-远离他们: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样做最简单,不过心里难免堵得慌,凭什么是咱们走呢?
没关系,还有第2招。
2-限制他们:阻止他们的行动,例如口头警告、恐吓,再不行就动手,给他们点儿教训,看能不能老实了。
这样做似乎也不妥,君子动口不动手,诉诸武力可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呵。
没关系,还有第3招。
3-转移愤怒:如果1、2都实现不了,咱们可以寻找别的渠道,把愤怒发泄出去,比如说买个沙包挂家里打、出门运动,把精力消耗掉、情绪宣泄掉,或者找个软柿子捏捏,比如说欺负欺负手下、打打老婆、骂骂孩子啥的。
这样做似乎还是不妥,一来治标不治本,二来欺负弱小、伤及无辜,算不得好汉。
不开玩笑了,咱们听听圣人的教诲吧——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这知者,说的就是有智慧,有了智慧,能理解愚蠢的现象、愤怒的原因,就不会轻易受到情绪的控制;
这仁者,说的就是有仁心,有了仁心,能够接纳、包容、宽怀别人,就不会盲目地给别人贴上标签;
这勇者,说的就是有胆识,有了胆识,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人性的弱点,就不会被阴暗面所主宰。
另外,人们之所以做出愚蠢的举动,往往是由于缺乏知识、缺少帮助、缺失教育,自身掌握的信息有限,限制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使得行动的效果不佳,沦为他人眼中的“蠢货”;
从根本上讲、从长远来看,消除贫困、发展教育、建立互信、提倡互助、促进交流、发扬仁爱,缩小人与人之间在财富、智识、信息等方面的差距,我们每个人眼中的蠢人才会越来越少,我想提出问题的朋友也会对这个世界重新抱有期望吧。
别再轻易愤怒了。老话说的好,“肝火过旺,有害健康”,你说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