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患不多
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
既学患不行
1
无厘头,说“清高”
读高中的时候看《恰同学少年》,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进步青年,是我对“文人”有的第一个笼统认识:写的一手好字、笔墨涉及天文地理、书读的广而专、思想求深且务实……总之,读的是好著作,写的是好文字。
后来上大学,念了中文系。专业的东西开始累积,课程涉及到细小的分支,才明白,“文学”不止有小说和诗歌;一个汉字的演变能写出历史;除了“创作”,“评论”也各有体系……
然后切身的体会到,什么叫本科的专业素养是如此有限。
也许是因为“中文”这个字样与我们的生活贴的太近了,所以有时候不能完全理解,为什么与“文学高度”有关的一些人(自认为有高度或者被认为有高度)会视己清高,或被视清高。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大概从“百家争鸣”起,一些论作便逐渐赋予社会主流的地位。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巩固权威,利于思想统治。墨客作为朝廷幕僚的情况也比较常见,为各机构和皇权出谋划策。从宽泛角度讲,“文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比较高,很多人也以清高自诩。
千百年过去,我们认可这样的思想流传有必然的历史意义,虽然与社会统治的联系甚为密切;古代的一些文学经典也有太多的现在所不能及。但是,这不是我们为此扣上“清高”帽子的借口。
“清高”与“庸俗”并不因书读的多少、文字写的多少、学历的高低而有明显的分界。
在写《平凡的世界》的时候,路遥将近十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全系列《参考消息》进行整理,为走入人物内心,自己又到窑洞住了一段时间;
萧红一生颠沛流离,在痴情仇恨中惜于红颜,这才有了笔下文字的温柔细腻和历史情怀;
读沈从文和钱钟书后期的文字,语言朴实而深度自现,如浪潮过后的平静悠然,而之前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艰难经历,消化起来也实属不易。
。。。。。。
大多优秀的作品,创作起来都不是易事,需要坚拔的内心和丰富的阅历,从这一点上说,大概可以算真正的文学高度吧。
而这些与穿着浅色布料裙子、端着香醇的咖啡、优雅的坐在安静的书店中,大不一样。
一个略显浮躁的社会气氛,“文艺情怀”被习惯性的放大,“一本书、一个人、一条老路”,这可以是自己文艺的生活方式,或者清闲自在的思想追求,但并不能代表着过硬的专业素质和理论深度。
真正素养的背后,一定是谦逊的,这种谦逊,则来源于对自身的认可和对世界的包容。
2
需理智,谈读书
小时候,总是听老人们说,要好读书、读好书。但什么才算是好书,现在也还是不太清楚。
只是现在总是听旁人说:心烦了,该读读书了;我失恋了,想读读书;最近工作不顺,想在名人传记中找找经验……
确实,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汲取到很多营养,但是如果一味的希望靠读书来让自己的内心沉下来,便难以保持一个稳定的理智状态,以致于什么书都读。
不是所有的书都能适合自己,也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读。
有时候很奇怪,在普通的生活环境中,文字比话语更容易让人“洗脑”。
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在历史上对“劈腿”轻车熟路;
随着出版行业的飞速发展,各类《名人传记》以各种正能量的身份出现在各大书店的“首推”位置,但背后的真实程度,仍有待考究;
很多评论家会对一部作品进行全面深刻的剖析,各种缺点毫不留情的被暴露出来,但大众认可的“好作品”也依旧会如此,它们的写作背后,都是有血有肉的人,“金无足赤”而已。
对一篇作品和背后的作家来言,没有理智的赞可和过分的批判都不适宜。
什么样的书适合自己,什么样的书该读,首先取决于自我的认知,其次取决于读书的整体素养。
书不是心灵鸡汤,随便读哪本都会心情开朗。
更严重的,心思不清,读坏了反而走了歪路。
偶尔听人感触:书读坏了比不读更为可怕,大抵就是这个道理。
3
耐性情,和写字
印象里大学前的语文考试,作文都占着很大的分数,后来最高的基本要求是在800字。考任何内容对我来讲都是件很难的事情,唯独作文是例外。从来不会跑题;事例举证就是胡编,也能靠上论点;写到800字没啰嗦完,草草结尾也会来个“完美”的与开头呼应,然后得个很高的分数。
那时候不懂事,以为这就是写作的天赋。以致于后来用了好久的时间来改正自己不走心的胡写乱写,硬以看得过去的格式来体现文章厉害的大毛病。终于明白了什么叫自讨苦吃。
无论是处于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写点东西都是有好处的,但这有个前提,需要有认真的态度和进取心。
只要落笔,就要尽量走心。
随便写写日记随笔,对以后来说都是个好的回忆,但若在随便之上加点功夫,便会有更大的益处。
有别于专业性,对于业余来讲的写作,可能在两点上比较重要。
第一,惯性的养成,可以使文字的书写和想法的传输上增进默契,毕竟,“下笔如有神”要比“想很多但写不出来”要好很多。
第二,现在的生活环境并不是说主动想静下心就能静下来的,需要形成一种自己的方式来与“烦躁”对抗,写点东西应该是最简洁和方便的方式了。
既然想着通过文字来静静心,自然也要好好的待它,仅靠字数的堆砌则是不能够的。
4
晓默契,当共鸣
拿自己的订阅号来说,之前写过一篇随笔,阅读量很靠前,而这主要是亲戚和朋友转发的很多。先不谈对身边人的感谢,相对于熟悉的人,我还是希望能与更多的陌生人进行交流。因为亲近的人看自己写的东西,很容易是先出于“自己”,而后出于“文字”。比如一篇推送若写的不好,朋友的完整阅读概率总会大于陌生人。
读了很多文章而形成了对作者的判断和先了解作者而后阅读他的文字是有明显不同的。没有优劣上的区分,只是前者的默契度更为真实,是自然而然通过文字产生的共鸣。
我们应该相信,文字本身是有灵魂的,而无论是写字的,还是读字的,相比单一的想着从中去获取什么,找到与文字之间的契合点,找到人与文字之间的共鸣所在可能重要的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