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八一建军节,看了一位培训师写的一篇文章,引发感想,由此自己也写了一篇,作为对自己思想的整理,也作为对自己的督促。
每每到这样的节日,我们都会感叹祖国的日益强大,是的,中国越来越强大了,不管是一些列大国重器研制,还是新闻联播、国防部以及外交部的强硬发声,我们就能感受到中国的强大,是全世界人民都有目共睹的。说到这里,当然不能不说的中国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中国军队,中国军队往往是相对比较低调的,这种低调也丝毫不住他们的厉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实力不允许呀。中国的特种兵在各种国际性的军事大赛中获得的奖项可不少,对于平常的老百姓来说,能够直观感受到他们的厉害,就是在挑战不可能中看到令人惊掉下巴的表演,还有一些军事节目中的令人血脉膨胀的比赛。还有三军仪仗队,帅气的着装潇洒的动作,就是一个直男看到也会变成花痴,瞬间转粉。三军仪仗队,每到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方,受欢迎的程度完全不亚于任何一个流量级的明星。
作为一个平常人,我们能否在中国军人身上学到一些东西,改变我们,让自己也有一个值得骄傲的人生。答案是:有,我认为有几点是值得我们学习
01、严明的纪律——个人的自律,让自律成为习惯
军队是纪律有制度的,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那些时候该做什么都是有明确规定的,这样长期就形成了习惯,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让自己成长,还会戒掉一些不好的习惯,浪费时间,拖延症,时间无规划等坏毛病,。
我的表姐妹中,一个是北大的博士,上学的时候一直是学霸,后来出国学习,两口子都是北大博士定居北京,一个是南京大学的本硕连读,据我妈说暑假就给别人补课就赚了一万多,还去好多学校演讲,主持,毕业了之后就直接去华为工作了,真叫人羡慕(其实人家的人生精彩程度不止于此,我只是写了一点点)。我今年主持了一个警察小姐姐的婚礼,可把我惊坏了,小姐姐是公安大学的硕士,国家第一批警务硕士,少校军衔,各种奖状、证书足足有三四十本,说实话当天回到家我很失落,心里一直想为什么人的差距这么大。
比起这些大神级的人物,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小巫。我从学校毕业后的几年,一直觉得自己可以成很多事情,有很多了理想要实现,就这么一致尝试着晃荡着,几年后发现一事无成,什么都拿不出手,想死的心都有。后来幡然悔悟,我是断然成不了凤凰的,就安心的做个小鸡,稳扎稳扎步步为营,自律才是正道。
改变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也就从这几年,长期的自律,我越来越发现,我可以由小及大,可以掌控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很多人说我声音条件很好,其实殊不知,那都是长期练习的结果,根本不是天生的,如果我上高中或者初中的同学遇见我了,一定会觉得声音变了,不是同一个人说话。包括我的的普通话和大舌头,哈哈,我的同学许飞以前就经常调侃我的大舌头,说话说不清楚,但是通过长期的自律练习,我完全没有了以前的大舌头咬字不清,还有令人喷饭的普通话,他在有一次看完我的主持也惊叹于我的变化。这就是长期自律带来的好处。时至今日,我已经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主持人,我依然每天会有规定的时间练声、练语感、记好的句子。
自律还有个好处就是,你可以把很大的,甚至看起来遥不可及的目标,分解成为很多小份,然后一口口吃掉他。打个比喻,如果让你爬个365层高的楼,你直接就吓瘫了,但是如果你每天固定就爬一层,不要贪心,不多也不少就爬一层,那么一年时间你就不知不觉足爬完了。在我今年开始花时间学设计的时候,我也怕这个大的系统,光要软件就要会4到5个,每个软件的课程就要一百多节,我的天哪,怎么办?我还是自律,每天就严格要求自己,学几节课,加上对应的练习,不知不觉几个月时间,我已经完成了PS\AI,还有色彩搭配、版式设计、设计思维的课程,就这样慢慢的把一个大目标就吃掉了。我也打算通过这样的自律,两到三年换一个方向进行学习研究。其实和我一块学设计的还有一个学习的小伙伴,就是不够自律,心情好的时候,热血澎湃,一天恨不得不睡觉把所有的课程都学了,状态不好的时候,或者有点别的事,就埋怨,课程几天看都不看。那天我随便用PS做了几个图片,我觉得很简单的,但是他就会不会做,就是学习没有持续性。
其实我们人生中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自律发生改变,比如健身,如果看到别人的好身材,就恨不得马上健身,一觉得累就不想去锻炼了,拿着这样永远也不会有好身材。包括学习新知识和学习新技能,如果能够把这些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通过自律的学习,那么你的知识储备会有很大,也会get很多新技能。
02、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到极致——长期大量的刻意练习
军事化日常训练,有一个最基本的模式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到极致。从三军仪仗队的日常训练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一个手势,手势定点的位置,脚步提到多高,迈到多远,有严格的要求。士兵在训练的时候,一个简单的动作踢脚,就要练上几万次甚至可能是十几万次,练的过程中不断的找问题、反馈、调整,再找问题、再反馈、再调整,经过大量的重复。最后这些练习已经深入心理,成为生理习惯了,所以三军仪仗队,每次亮相都能惊艳全场,拥有全世界的粉丝,完美程度甚至一度让有些国家觉得是电脑是合成的。
这里说到一个词就是刻意练习。经常我在网上看到的鸡汤,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到极致,你就是专家,鸡汤只是鸡汤这和刻意练习有天壤之别,很多家庭主妇天天做了一辈子饭,水平还是原地不动也没能成为专业厨师的水平;很多人天天玩游戏水平,痴迷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小孩子喜爱玩具的程度,但是玩了几年水平还是一般和电竞选手一比瞬间被秒;很多人每天都在朋友圈发拍的照片,为什么拍的图片和专业的摄影师没法比,别说人家有专业设备,就是人家拿手机也比你拍的好。问题在哪里?就是刻意练习,家庭主妇、游戏爱好者、拍照爱好者,可能花的时间并不少,热爱程度可能也不亚于专业人士,但是他们只是重复,还是重复,没有反馈,没有改进。刻意练习,就是找问题,哪里不好,改哪里,然后大量重复,再找问题,再改正,再大量重复。专业的和不专业的区别就在于这里。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节目,邹市明和樊少皇打拳击,樊少皇何许人也?功夫明星,电影武术指导,科班出身,身高和体重都要比邹市明大好几个级别,但是在比赛的时候,邹市明居然只用单手,就这样的情况下,邹市明还是把樊少皇打的满脸通红,樊少皇几乎都打不到邹市明。运动员在训练的时候,不管是搏击还、乒乓球、还是足球,并不是每天找人打,对练,而是把整个大的比赛项目分解成很多个小的动作,一个勾拳,一个躲闪,可能就要练上上万次,再重复的过程还有很精确的反馈,调整,那个地方不好就加大练习,最后调整到最佳的完美状态。每一个动作都要达到高标准,如果这些动作加起来,那是怎样的厉害,这就是刻意练习,三军仪仗队、专业摄影师、运动员、电竞选手都是这样在成长。
第一次听到刻意练习大概在三四年前,真正付出实践运用到我的工作中,也是近一两年的事,也是在打磨的过程中,能够切身的体会到自己的改变。当然这个过程是需要戒骄戒躁的,把一个大的项目要捉个击破。也许好多人会说,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大量的练习,没关系,比如说拍照,每次拍完照,对比专业的照片找问题,找答案也就是知识点,每次该一个问题,半年时间你的水平可能达不到专业级的水平,但是比一般拍照的强好几倍那是没问题的。如果能有大量的时间去学一门技能,那水平的提升是意想不到的。
刻意练习不仅适用于一般性的技能也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工作和行业知识系统。
03、以结果为导向的训练逻辑——以终为始的学习和努力
特种部队的一系列训练,是尤为注重实战的,是以最后的实战为导向,制定训练内容的。在看挑战不可能的时候,有一位狙击手,站在吉普车上,车要随时转弯,而且车速很快,这时候十几个靶子,随机性的竖起,有的是敌人要射击,有的是干扰的不能射击,就这样全部射中,这就是基于实战的训练,实战就是最后的目标。
这里就要说到的我们的学习和努力也要基于目标,以终为始。之前我看书有个理论是这样说的,努力的三个层次:最低级的努力靠的是勤奋,中等的努力靠的是方法论,最高级的努力靠的是目标导向。就像我们去旅游,选好目的地,再选择路线,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那么中间就会省去很多麻烦,避免走很多弯路。
因为学习是一个无边界的东西,学无止境嘛,努力也不是一个简单衡量的东西,如果没有目标导向的学习,就像去大海中间游泳,可能累死了游不到岸上。如果确定了一个目标,那就能化繁为简,只学习目标有用的东西,适可而止,这样要针对性的努力,实效性才强。比如,你现在要靠考教师资格证,需要考普通话证书,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教数学地理的,那么普通话二级乙等就可以了,如果想成为一个教语文的,那么普通话二级甲等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不是以这个目标为导向的,在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把播音员的一级甲等作为目标,那么一方面太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可能费了很大努力也达不到那么高的级别还把正事给耽误了。
当然在定目标的时候,千万别定太大或者太长的目标,太过于大的目标自己把自己吓瘫了,也别听所谓的人生导师告诉你,要定十年二十年的目标,去死吧,如今的社会发展这么快,十年二十年你早都被社会抛弃了,就连华为这么大的公司,都只定五年的目标。
本来昨天有感而发打算简单写一下,不了一动起手,刹不住车了,洋洋洒洒的写了这么多。是致敬也是梳理自己的思想,更是督促自己。附上一张照片,毕竟我也喜欢这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