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刚毕业的粉丝瑞敏留言说,最近一个月内她倍感焦虑。而让她焦虑的竟是那些干货群。
作为职场新人,她如获至宝般将这些干货一一保存,还取消了周末聚会时光,宅在家里学习。刚开始她完全处于兴奋状态,每一个新鲜的知识理论和技巧都让她激动不已。
然而,3个月之后,眼看云盘日益壮大,各类干货文件夹一一罗列,她的学习速度赶不上资料囤积速度,她开始焦虑和自责。
你身边一定也有这样的人,甚至你自己就有过这样的体验:
热衷于收集各类干货,追捧各类大神,积极参加线下社群类学习;对微信群内能随手甩出各类干货教程的大神们顶礼膜拜,不惜吹出各类彩虹屁;一旦看见群友分享文件,就习惯性一键收藏,却一直没有打开过;将各类干货分门别类的下载归类,立志要在规定时间内学完,却逃不开三分钟热度;好不容易把资料库教程学完了,工作中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一度怀疑自己能力不足。
每天在大量的干货轰炸下,掌握知识的快感稍纵即逝,被知识支配的恐惧与日俱增,久而久之,个人能力未见增长,拖延症和焦虑症却一天比一天严重。
真的是能力不行吗?并不见得。只是大部分人在不知不觉已经陷入了追求知识的伪学习状态。
如何避免伪学习,开启正确的学习姿态
常见伪学习状态有3类:
1、注重量而非质
关注大量公众号,加入各类社群,购买大量课程,立志要对抗懒惰、焦虑、拖延,践行着各类打卡、组团行动。每天吸收大把干货鸡汤,朋友圈发布的内容离不开今天见了某个大神,感谢遇见,昨天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学习,俨然是积极向上热情活泼的氛围。殊不知,热闹之下,是一个人的惶恐,被问及收获除了高大上的术语和鸡汤,其他更是无从说起。
建议:断舍离,从知识为中心的学习转变以自我为导向的学习,从被知识支配变成掌控知识。
2、只输入不输出
这类通常表现在,“把自己弄的很忙,结果仍旧一无所获”。高效的学习是输入+加工+输出。这是一个将知识系统内化的过程。没有目标的学习也只是自嗨,只是在学习中寻求安全感和快乐。
建议:学习新知识时,先明确为什么要学,想通过它来解决具体的哪个问题,带着此类问题开始学习。学习过程中可以打破以往划线标重点的习惯,改为关联知识点的想象。最后能够将学习内容组织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增加观点和看法。
3、追捧大神,缺乏判断力
碎片化时代,许多自媒体或大神们为获得高传播量,对多个系统知识进行肢解后二次加工,表达某个观点时缺乏前因后果的说明,而读者听众若一味地不加辨别的吸收,反而容易走向误区。
如,一天要喝8杯水这个观点在大部分人的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了,鲜少有人知道喝8杯水的前提是什么?为什么要喝8杯水?怎样正确喝这8杯水?比如杯子多大比较适合,喝热水还是温水......
建议:当你在获取一个新知识时,不要着急认同吹捧,先利用辩证思维不断发问,从why (为什么)how (怎么办)what(是什么)这三个角度吃透它,能够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掌握以下4点,摆脱焦虑症
刘润老师曾经有这样一个困扰:身边许多朋友拜托他,能够向罗振宇推荐一下他们。刘润老师认为如果对方并不是那么优秀,推荐了会浪费罗振宇的时间,可对方真的是人才,不推荐,又很可惜。有一日他在于罗振宇聊天时说出了这个困扰。
没想到罗振宇这样回应他:
以后有拜托推荐的人,你都可以拒绝。
得到要找的人至少有一种能力,那就是能进入我们视野的能力
得到寻找的都是领域内最优秀的人才;
得到只找那些他们主动去找的人,而不找那些主动找他们的人;
真要觉得自己有本事,等着就好了。
短短几句话,说明一个道理:与其到处找机会,拜托人介绍,不如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内不断深耕,成为有视野和影响力的专家,等别人来找你。
一、可视化目标
文章第一段中瑞敏的例子,追求知识是她的目标,只是她的目标缺乏可视化,没有自我检索的标准。
许多公司跨部门沟通时会有沟通表,沟通表上一般包括时间、事项、目标、可执行流程等一系列事项,如果对接明确,就需要彼此签字确认。在这里,有效达成沟通并确认是目的,沟通表既是一个载体又是一个检测标准。
当你离职时,人事会要求你填写一张离职表,包含工作、等各类明细,下一任签字确认才算完成交接。正式离职是你的目的,离职表是为了避免产生离职纠纷的检测标准。
这些都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为了达成目标,提前制定了明确清晰的流程表,只需相关人员按照相应流程操作即可,因而能够促使项目沟通、离职等事项快速达成。
不仅工作中要有可视化的目标,生活中,也要有这个习惯。比如,当你准备租房时,当你提前列出希望租到的房子能满足你的哪些要求,会比边找边看漫无目的的找房要快的多,还能避免租了又退房的情况发生。
所以,目标可视化,不仅能够提升工作、生活效率还能让你的努力有迹可循。
二、减少内耗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抱怨,明明什么都没做可是很疲惫。黑眼圈,眼袋,疲惫不堪的身体日益拖垮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
人的身体和心灵是一个反脆弱系统。你越是不使用它们,它们就越脆弱。但如果你挑战它们、给它们压力、捶打它们,它们反而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用精神分析理论的攻击性来解释内耗,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攻击。
原始的生命力都天然带着攻击性,并需要展现在关系中,被关系所驯服。如果这条路走不通,那么带着攻击性的生命力就会反过来攻击自己。而这种自我攻击就是一种内耗。
晓倩小时候的一些经历导致她现在很排斥与人交流。所以她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窝在家里,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是她的全世界。工作中除了必要的沟通外,基本不做多余交际。常期熬夜,面色蜡黄经常感觉全身不舒服。见过她的人,对她的印象都是“疲惫”。
心累大于身累,她的能量被内心消耗了。
她内心十分渴望有人关怀,可又怕别人亲近。这种矛盾心态一直消耗着她,越压制越痛苦。
如果在她小时候,有人能给与正确引导,告诉她一个人的生命终究是为了活出自己,父母有他们的一生,给了她生命,她就该活出自己的一生。
希望晓倩能够走出自我的封闭圈,正视自己的交往需求,把个人的能量释放于有用之处。
当变得快乐与轻松,整个世界都会拥抱你。
三、深度思考
相信许多人都会利用上下班等车坐车等碎片化时间学习,看书,写作,背单词,练听力......有人通过碎片化时间,从初级进阶成了高阶,有人还停留在新手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差距越来越多。造成这两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有没有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1、要学会用上帝视角看问题
所谓用上帝视角看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全局观,指能够跳出原有框架,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可以让你避免在遇见问题或学习新知识时陷入死循环。
2、发现事物的本质
电影《教父》中有一句著名的台词:“那些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究竟如何挖掘事物的本质,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洞察需求。
比如,女朋友突然发给你一篇《YSL新款限量口红让我的少女心突然活了》,你以为她是让你点评这篇文章,一上来就从标题内容结构等进行了精彩的分析,估计你还能顺便点评一下这款限量口红的颜值,可就是get不到在她眼里,你给不给她买YSL和爱不爱她同样重要。
最常见的误区是将方法论和本质混为一谈,比如在汽车还没有发明的时候,如果你问人们需要什么,答案是一匹更快的马。按照这个思路,接下来就是研究怎么样才能让马儿跑得更快。但其实人们是想要更快地到达目的地,所以才会有汽车,飞机的出现。
综上所述,想要发现事物的本质,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找到问题的核心根源。然后针对这个本质让自己成为掌握稀缺资源的一方。
3、系统思维能力
培养构建系统的能力,筑建自己的竞争壁垒。系统思维能让你在面对问题时稳定发挥,思考方式和认知事物有迹可循。常见的系统思维训练包含3个逻辑法则: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法,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法,和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
如:
猫喜欢吃鱼,由此判断所有的猫都喜欢吃鱼;
因为A猫喜欢吃鱼,B猫喜欢吃鱼......X猫喜欢吃鱼,由此判断猫都喜欢吃鱼;
以上两种推理是否正确?
构建系统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你拓展知识面,开拓眼界,也能帮你迅速看清事物本质,但在资讯爆炸的时代,保持钝感力,诚实、专注与自己从事的领域,是系统思维的基石。
人人都知道这个社会与其抱怨不如让自己变得有价值,至于如何提升自己的价值,大部分人仍然处于迷茫状态。而聪明的人总是能够发现更多的机会,常在对抗全世界的诱惑,经常面临各类机会的选择,所以适当的保持钝感力也是一种能力。
四、刻意练习
丹尼尔-科伊尔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说,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经历10000小时的刻苦练习,这就是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
如果按照一万小时理论,那这个世界很多人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5年就可以成为专家。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只要企业不倒闭,他们不会换工作,一万小时定律在他们身上并不起作用。恰恰相反,收入并没有大幅上涨,他们每天被房贷车贷追着跑,技能也并没有达到专家水平。
很多人对一万小时理论的理解产生了误会,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想要熟练掌握一项技能,投入足够的时间练习其实只是前提条件。建立一定的反馈机制才是让你在这一万小时之后成为高手必要因素。
有规律有计划的勤奋练习是行动的第一步,过程中还需要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和自我反馈,帮助你能够在行动中不断优化和提高效率,最终达到高效掌握这项技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