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季的健康问题。
随着夏季来临,天气逐渐干燥,人体的水分容易大量丢失,再加上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使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导致“上火”。从而出现咽喉干燥疼痛、心烦易怒、眼睛红赤干涩、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等症状,因此夏季我们一定要关注养生,那么我们在夏季应该如何做好养生工作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二、夏季如何养生?
1、起居养生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汗为心液”,夏季养生要晚睡早起,注意养阳,方能与万物生长之势相应。每天晚上睡觉时间可比春季稍晚些,以顺应阴气的不足;早上宜早起,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并且要坚持睡午觉,因为晚间睡眠时间相对不足,加之夏季中午气候炎热,人体血管扩张,且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供血相对减少,人在午后常感到困意频频。因此入夏后应该养成午睡的习惯。但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半小时到1 小时以内为宜。对于中午不能午休的人来说,可以以听音乐或闭目养神的方式代替午休。
2、饮食养生
夏季吃姜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的观点。姜可解表祛寒、化痰止咳、健脾暖胃。现代研究表明,生姜不仅含有姜醇、姜烯、柠檬醛等油性的挥发油,还含有姜辣素、树脂和纤维等物质,有兴奋提神、排汗降温等作用。夏季吃姜可缓解酷暑带来的疲乏力、厌食失眠等症状,同时适量吃姜还可开胃健脾、增进食欲,防止肚腹受凉及感冒。另外“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物质又能达到强心的作用的食品。而且要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可以多为身体补充维生素,同时也要多吃一些粗粮,可以均衡营养、促进消化。此外,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高,湿度大,细菌容易繁殖,饮食要卫生,少吃隔夜饭菜,碗筷要干净,以免染上肠炎、痢疾,体虚的人要注意少吃生冷。
3、运动养生
在运动时应该注意最好在清晨或者是傍晚,天气比较凉快的时候进行,最好选择公园湖边等空气比较新鲜的地方进行锻炼。锻炼的方式要以慢节奏的有氧运动为主,像散步,慢跑,太极拳。因为夏季气温升高,人们容易出汗,如果此时再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机体缺水。这样不仅会损伤体内的阳气,也会影响到体内的五脏六腑健康。此外,出汗过多时可以适当的饮用盐水或者是绿豆汤,但是不可大量的饮用凉水,并且此时不宜用冷水冲澡淋浴,否则很容易导致湿寒之气侵入体内,引起多种疾病。
4、情志养生
夏季养生还应重视的一点就是重视“静养”。天气渐渐变得炎热,高温天气易使人“心躁”,好发脾气。这是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使人们心火过旺所致。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怒戒躁”,要保持精神安静,心情舒畅,笑口常开。还可多做静一些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等。总之,夏季尤应重视情志养生,保持神清气和、心情舒畅,切忌大喜大悲,以免伤心伤神。
5防暑小窍门:
夏季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同时也要避免空调病。天气一热大家都习惯开空调,空气流动变差,而且如果在开空调时睡着了,还有可能会导致感冒,所以应尽量少开空调,可以用风扇代替。由于夏季天气热水分蒸发较快,所以要及时补充,最好是喝白开水,一天成年人最好喝六到八杯(杯子大概300毫升)以上,如果运动了,就一定要摄入更多的水分。夏季时可以在家中或单位放一些降火防暑的药物,最好能够随身携带一些。除了自身的保养之外,对于日常所处的环境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中暑。如在室内撒一些清水,或者放几盆水,经常开窗通风,有条件的在室内装一个加湿器,放几盆绿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