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么回事,如此想念一个城市,就像想念一个人。就像大学毕业之后,大学才真正的属于你一样,在一座城呆久了,离开的那一瞬间,才能体会到永久拥有却永远失去的难受滋味。因为你知道,离开不一定意味重逢,还可能意味着永生不再见面。生生被割开的感觉,有着清醒的闷痛。
如果没有认识那个人,也许我就在一个城市安稳的呆下去了。遇见,似乎是命中注定的契机,似乎是预感的未知变为真实。因为一个人,来到一座城。在我还没有来到厦门的时候,总是会问相熟的福建的同学:”厦门是个怎么样的城市“。很多人告诉我,那是个不错的城市。于是看了很多关于厦门的文章,旅游攻略,文章介绍,美景,小吃,大海,高校……喜欢,不是由经验发出来的,就像拍岸浪一样,出发即是到达,我爱,是因为一个人的人格力量,也可以是因为他的千疮百孔,这些都不重要,也不相干,只要我喜欢,就足够。所以,喜欢厦门,即使未曾去过。但终究,还是来了,毕业之后的三月份的时候,我一个人,拖着行李箱,到了。
在朋友的帮助下,很快租到比较满意的房子,在集美大学的附近。楼下就是学生街。在那里的半年,我一个人生活。虽然感觉和学生时代无异,但是纵然如此不爱交际的我,大学也有一些志同道合,心意相通的朋友,很多时候,我们都一起行动。而在刚到厦门的时候,去吃麻辣香锅,都是一个人对着满满的一锅菜,在三三两两来吃饭的学生中,还是倍感尴尬和寂寥。曾经一桌人屏气凝神的等待肉类或者是海鲜煮熟从锅底升起的那一瞬间,无数双筷子,群起而攻之,你争我夺,你攻我防的情景,总在那个时候的我脑海中飘过,拿来感叹如今独自一人的孤独。
学会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去超市,提着满满的购物袋,一口气不喘的上六楼;一个人投简历,查地图,去面试;一个人,去坐公交,brt去厦大,白城,鼓浪屿,中山街;一个人去做兼职,结识不同的陌生人……那是一段现在想来无比艰难的时段,只是因为是那个人的城市,我必须学着去熟悉它。但好在,厦门始终是爱着的城市,即使挡不住一个人的寂寞,也还是给了我很好的安慰。厦门的三角梅,开满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店,稀奇古怪的小东西,文艺气息十足的店铺。岛内岛外的距离,厦门的这一端到那一端,如此近,坐公交最多也只需要一两个小时,仿佛前世今生也隔的不远。这么一个小小的岛,就是日日生活的地方,好似能一眼望尽,但是细细探究的人总是会发现它独特的魅力,一座城的生命。我在那座城里孤独,而后慢慢的在它的怀抱里感到温暖和自在,渐渐发现人生的孤独是一件必经的过程,也是永远的过程。
第一次近距离的感受台风,感受夏季骄阳似火的天气,阳光像白铜水一样的流出来,感受海边的浪花,微风……一切都不一样。还有丽丽,雅娟,我可爱的朋友,善良温柔的如浮上细沙的浪花,热情中带着江南女孩独有的温柔。
鼓浪屿的是又去过一次,住了一晚。夜晚坐在海滩的人很多,七月份的夜晚,有了海风和细沙,似乎也没有那么热。回去的时候,两个人都找不到旅馆的路,小路很多,上坡下坡,各式的小楼在湿漉漉的夜里,微微的路灯光下,像是一个个温柔的墓园。我们不讲话,只是踏着青石板,一步一步的循着路标转来转去,竟转到了山顶,山下是深沉的夜和光影中模糊的影子。我们是迷失的路人,不知远近的走着,在夜里,我一点也不害怕,反而有种奇妙的感觉,好像是它故意让我们享受夜晚的宁静和自在,而我也感受到的愉快的疲惫,我不知道身边的人是如何想的,他看着地图的样子我也已经记不清楚了。
因为后来工作的原因,去过厦门的各个学校,厦大,集美,航海,理工……每个大学的路到如今还记得。厦大是去过最多的学校,每一天都有游客在,拍照,买明信片的,把小店挤得火爆,还有芙蓉隧道,芙蓉湖,无时无刻的不在接待五湖四海的客人。宁静的校园充斥着逛街、逛公园的市民俗化的气息。与想象的还是有些差距,但风景建筑还是很好的,放进电影画面中又是一幅80年代的校园怀旧的画面,还是有着旧时的沉静的古韵的,只是不知道住在其中的人真正的滋味如何。
工作的同事都住在一起,后来我也搬进那个男女混住的大房间,一个人住一个房间,其他人都住在隔壁,隔壁的隔壁,大家下班后一起吃饭,逛超市,一起看电视,玩游戏,那时候觉得日子真好。又回到大学集体生活的时候,又有了一群人的热闹。似乎这个社会也没有那么冰冷,只是遇见的人不同。有时,比如今晚,我会突然无比的怀念那座城市。
我想念他们,它是伤口,又是创可贴;是跌倒也是搀扶,是磨穿的袜底,也是洗净的补丁。我曾经来过,就不会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