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复盘三步法】
【获得的新知】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老子把天地的中间,比喻成一个风箱。从外部看风箱在不停地运动,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风箱中间“轴”的位置却始终没有变化。从而,老子得出结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中”,而这个“中”都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我们要重视确定事物的“中”,这样我们就能确定它的本质,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状态。
这就是对老子整个推理过程的还原,不得不赞叹于老子的这种观察能力、逻辑推演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深入浅出把道理说明白的能力。
【旧知的改变】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关于说话之道,我始终不得要领。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这本工具书的理解是“人们说话太多,常常困窘,不如把话藏在心中。”我觉得还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说话要有原则,也就是对应风箱中的那个始终不动的中轴。而这个原则,就是孔子所说的,要“敏于事而慎于言”,“巧言令色,鲜矣仁”。
【to do】
保持空杯心态,经常做减法的同时,要不断精进整理自己的原则和方法论,经常问自己“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