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真是有个奇怪的习惯,每到年终时,总是习惯性的对过去一年进行总结,对未来一年制定很多计划,然后踌躇满志的进入新的一年。或许这就是人们口中的仪式感吧,总得有些特殊的点去提醒自己时光飞逝。为了迎合这个习惯,互联网企业也是费尽了心思,在一年之初纷纷推出了过去一年的总结,温暖你也好,感动你也好,其实也都是为了推广自己,获得更多的用户。
这两天刷屏的有网易云音乐的【2017年度听歌报告】和支付宝【2017账单】。同样是大厂,同样是对过去一年在应用内的行为总结分析,在朋友圈都引起了不小的分享的热潮。
朋友圈分享比例
统计维度:朋友圈出现第一条相关分享后50条朋友圈动态
(备注:好友人数有800+;年龄从20+到60+,20-40岁人群占比较高;收入大多属于中产,赤贫与土豪较少;分布一线城市居多)
从下图可以看出,支付宝的朋友圈分享比例是网易云音乐分享比例的2倍还要多,这跟两个应用的用户以及内容有关,也与本次分享的形式有关。
用户量区别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网易云音乐用户量突破4亿,支付宝用户量达5.2亿,后者比前者多出了30%。除此之外,通过相关咨询报告,可以看到2017支付宝活跃用户量占比在国内所有app中排名第三,达到46.08%,而在国内app活跃用户占比TOP10中都没有看到云音乐的身影。活跃用户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分享的占比。
应用内容区别
网易云音乐
主要是对你过去这一年听歌数据进行了梳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歌曲播放总数量、歌曲风格、评论数量、涉及歌词数量、单曲循环最多日期、最晚播放日期、深夜播放次数、歌曲年代、播放次数最多歌曲、网易推荐被收藏比例、年度歌手、播放时长、年度歌单.
支付宝
网购前3分类(以及今年第一次购买的类型)、生活缴费、交通出行、线下支付、奖励金次数、信用守约、爱心公益、蚂蚁森林、总账单、2018关键词。
网易云音乐和支付宝在报告中都大量使用了数据来试图打动你,从而分享。但是对于这样的方式是否合适有待商榷。
网易云音乐的内容是音乐,音乐反应了人感性的一方面,你听的音乐中会夹杂很多个人感情。而单纯的数字却显得生硬,就像告诉你一年听了1000首歌,你可能并没有太多的感觉。所以网易在报告中将一些特别的能够反映你感情的特殊场景抓取出来展示给你,以求得共鸣和感动。这其中包括单曲循环最多、夜深人静时听的歌,最爱的歌曲和歌手,这些场景通过数据得到,但是展示给用户的时候,就不是数据了,而是那天听歌的心情和感受。因此在这些数据的呈现方面,需要更多的去包装,用感性的语言去展示给用户。这对于云音乐来说并不容易。
支付宝的内容是过去一年的花销,数据本来就是人们用来记账的方式,反应了人们理性的一方面。因此就算是生硬的数据,人们也能透过这些数据看到自己过往的生活,也更能够打动用户。相比云音乐来说,在h5页面中重点突出的就是这些数字,下面的注释反而不是很多人关注,我相信很多人可能都没有认真的读完每个数字下配的那两行文艺的注解。当然支付宝也没有放弃通过数据去挖掘一些特殊场景,来打动用户。
对于用数字说话这件事,支付宝本来就比云音乐更加容易,两者也都希望能够通过数据来挖掘更多的特殊场景,来发现那些能够打动用户的点。这或许也是以后大数据的方向吧,让数据说话,让数据去记录那些你生命中特殊的时刻。
H5内容区别
虽然支付宝和云音乐都是通过H5页面来实现的,但是可以看出,支付宝整个的目的就是用户分享,在这方面相对于云音乐来说做的好很多。
支付宝:
在支付宝账单倒数第二个页面,全年总消费汇总里面,加入了排名,这针对的是人性中的攀比炫耀,激发人们想要分享去炫耀自己的排名。同时,还在这个页面做了个贴心的小功能,可以隐藏该页面中所有的关键数据,仅保留排名、爱心、环保等能够体现自己优越性的数据,这就更加让人们可以是无忌惮的进行分享。
在支付宝账单最后一页是一个预测2018的页面,通过一个词来预测你的2018,这个页面中直接做了“保存到相册”功能,这个功能就是为人们提供分享的编辑操作,连截屏这一部都省了,点击后直接去朋友圈晒图吧。从最后的数据来看,这个页面也确实刷爆了朋友圈,在统计的50条朋友动态里,有24人分享了最后一个页面,在分享者占比高达75%。为什么最后这个页面会有如此多的分享了?我想这是因为我们都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很高的评价,同时在获得别人的评价的时候希望让跟多的人知晓这件事情,并且也想知道该系统对别人的评价是怎么样的。所以,支付宝在做预期的时候,全部都是采用的一些积极向上、高端大气的词去评价你,这正好迎合了你想要晒的心理,所以就耍爆了朋友圈。
网易云音乐:
反观云音乐,整个H5的目的就是让用户去分享这个H5,没有一个页面有很明显的符合场景的分享引导。分享的H5是一个链接,并不能让其他用户很直观的看到内容,打开转化率想来应该不高。虽然说在每个页面中也都有设计二维码让用户可以截屏直接分享,然后可以通过识别二维码观看报告,但是所有页面的内容并不是特别的集中且大多都是表达自己的感情,不会激起人们的分享欲望。
音乐本来就是很个性化的一件事情,当你分享一首歌的时候,我可能会打开听听,但是当你分享你的音乐报告时候,我甚至都没有太大兴趣打开。
观察朋友圈所有云音乐分享和支付宝账单分享状态的配文,就可以看到大多数云音乐的配文是记录回想自己那些特殊时刻下的心情,或者是对于喜爱歌手、歌曲的感言,重点反而在文字上。而支付宝分享的配文大多都是很简单,重点就是所配的图,然后顺势发表一些感概。
对于分享内容的设计,本身用户量的区别等等因素导致了用户分享占比的数据差别。
其他小感想:
由于工作的关系,在看到这类活动的时候,回去揣测各种数据的来源,是以什么样的逻辑去得出最后的结论的。
比如说,支付宝的第一个页面中,显示的是网购的前三个品类的数据。在这个页面中有一个明显的突出的文案,有的人显示的占比最高的那一类,有的是你今年新购买的品类。猜想逻辑是:计算出购买分类前三,如果有第一次购买的会出第一次购买品类;无,就出购买最多品类。如果这个逻辑正确的话,可以看出大家都在试图从数据中找到用户某个特殊的时刻,然后去更好的理解用户。这里的逻辑是,如果你开始大量购买某种以前不买的品类的时候,说明你的生活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比如说养了宠物、生了娃、开始装修房子了。我们常常说数据是无感情的,但是慢慢的却发现,可以通过数据去做很多事情,去还原很多场景,大数据的力量还远不如此,十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