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集
80年代的农村大集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如农民的生活状态、交易方式等。那时的农民基本上还都是靠种地生活,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经营着几亩地,平时只能维持温饱。因此,集市成为了他们进行商品交换和获取额外收入的重要场所。集市上五颜六色的布帐密密麻麻,簇拥在一起,拼搭成一个小小的世界。新鲜的蔬菜、水果、家禽、牲畜,以及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和小玩意儿琳琅满目,摊主们摆出自家的货物,吆喝着,声音嘹亮、有力。集市上还有各种表演和娱乐活动,如唱花鼓戏等,为集市增添了更多的欢乐和色彩。大集通常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开始,村民们踏着清晨的露珠,纷纷涌向赶集场。一路上人声鼎沸,车马喧嚣,形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大集不是每天都有,基本上是按照农历来定出摊的日子,差不多5天一个周期。每次快到赶集的日子,各家都算计着该置办什么东西,哪些东西可以拿去卖,当然很少家庭条件允许每次都去。
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亲在市里开大车,母亲在家务农,上面还有爷爷奶奶,哥哥和我一家六口人,全靠父亲每月30块钱工资养活全家,还要置办化肥种子等。每次要赶集前,母亲都是看着家里有鸡鸭鹅的长成可以卖了才去,而要听说去赶集,也是我最兴奋的日子,因为跟母亲去赶集可以求她给我买好吃的,哥哥比我懂事,不跟我抢,带不带我我去母亲也要看今天的预算有没有富裕。
家里有一辆“28”,后车架悬挂一个铁筐,铁筐还是后来配的,之前都是那种用柳条编的筐,我们那的地方叫“BA LA KUANG ”具体是什么字我也无从查起。赶集前,要把今天需要卖的东西提前准备好,鸡蛋放小筐子里,活禽需要把腿脚绑起来放在铁筐子里,避免跑了。抓活禽的当天不能把窝门打开,放出来后就不好抓了,母鸡不能卖,还指望着它们下蛋部分给爷爷奶奶吃,部分拿到集市售卖,我们是没有资格吃的。我那时候小,带我去赶集的话,就坐在车子大梁上的小座上,欢欢喜喜的去赶集了。
到集市后先去收鸡蛋家禽的摊位去卖,那时的集市不是现在这样的标准化市场或者圈一块地方专门用作集贸市场,就是在镇上的街道上,沿街摆摊,但买卖东西的倒是挺集中的,这片是卖肉的,那片是卖药的……但也有个别摊贩为吸人眼球在显眼位置单独摆摊。
卖货去也是货比三家,绕几家看看哪家收货的价格高,每次我到摊位的时候都用祈盼的眼光看着摊主,希望他给到我母亲想要的价格,多卖些钱早点卖出去就可以去买东西了,等到成交给我母亲钱的时候,那叫一个兴奋,终于可以去买东西了。顺便说一句,那时候一分钱都是好的讨价还价的时候,都以分为单位,差一分钱也不行啊,跟现在比一块钱掉地上都不带拣的。
集市上最爱吃的就是肉饼,五毛钱一块,现在有些集市上还有那时候的大煎锅,那锅好像是拿个大圆形油桶把顶盖去掉,中间加个篦子,肉饼放在锅里就跟炸的是的,放在嘴里咬一口刺啦冒油,那叫一个香。当然肉饼的待遇不是每次去都能享受,大部分就是来一碗豆腐脑,外加两根油条,那也不错了。记得我们村我还叫二大爷,每次去赶集来碗豆腐脑,放人家小半碗辣椒油,给人家老板都吃怕了。老板就说“大爷,我一碗豆腐脑卖您三毛钱,您这辣椒油得吃我五毛的去,赔不起啊”,说实话那时候人们真是吃不到啥油水。
那时候赶大集对我最大的吸引就是吃东西,赶集要是吃上好东西,回来跟小伙伴都有的吹牛的了,跟他们说的时候尤其是说吃肉饼,那形容的就跟在现场吃一样,可以说的就流口水。现在的生活不说天天吃山珍海味,肉饼是可以天天吃了,但再怎么吃也吃不回童年的味道了,怀念那段难忘的时光,日子很苦但很值得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