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智君
原创作品,转载需要作者授权
《丁玲与农工一家情》是我2007年的作品,它先后发表在《黑龙江日报》副刊和《北大荒日报》的重要版面,众多媒体予以转载,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
这篇作品得来非常有趣,可称得上是险境探宝,下面我就分上下两部分,把这篇作品背后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下
左打听右打听,总算找到了杨明琴老人的家,令我失望的是——铁将军把门。
我在三间泥砖混搭的房前焦急的转悠,邻居看到了,告诉我,杨明琴老人去西门外的苞米地“刨茬”了,因为快晌午了,一会儿就能回来。
果然,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一个瘦高挑的老年妇女拎着镐头进了院,我惊喜与她打招呼,这个人正是我要找的杨明琴老人。
看到老人两条像圆规的长腿,还有浑身的尘土,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人物——开豆腐坊的杨二嫂。
在这里,我决没有贬低杨明琴老人的意思,我想要表达的是,农场的农事非常辛苦,一大把年纪的老人也不能闲着。
我自我介绍,并且说明了来意。杨明琴老人笑出了声,她开朗地说:“以前来记者采访,都找农场的头头脑脑的,今个新鲜,找我这个平民老太婆。”
我说:“这可不是我瞎闯来的,是老干部科领导亲自点的名!”
听我这么一说,杨明琴老人显得很高兴,她笑着说:“看来,我这个老太婆在农场领导心目中还有位置。”
我迎合者:“那当然了。”
杨明琴老人说:“丁玲下放那个时候,被分配到养鸡场干活。我丈夫是当时的畜牧队的队长,接触丁玲多一些。接触多是多,也没什么大事儿,都是不值得一提的鸡毛蒜皮儿小事儿。”
我说:“我这个记者与其他记者不一样,我就对小事儿感兴趣。”
杨明琴老人一看表,转移了话题,她说:“进家门就是贵客,我领你去街里饭店吃饭。”
我说:“农场食堂安排了,采访完就去那里吃饭。”
她说:“那我就自己熬点菠菜汤,对付一口。下午还要上地干活儿。”
说完,她到西屋拿来一把菠菜。在摘菠菜的时候,她好像想起了什么,马上给我讲起了她当年给丁玲送菠菜的故事……
杨明琴的故事讲到一半的时候,她放下手中的活儿,兴致勃勃的进屋去翻箱子,找了好半天,找出一张他们全家人与丁玲夫妇的合影。
老人指点着照片上的丁玲,继续讲述她的难忘记忆。
我兴奋不已,这张照片太珍贵了,看到这张珍贵的照片,我想好了这篇稿的题目《丁玲与农工一家情》。
一个个温馨、灵动的小故事,虽然已经远去,但是,通过杨明琴老人的讲述,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我把这些小故事“穿成一串”,就有了《丁玲与农工一家情》这篇难得的文字。
《丁玲与农工一家情》不几天就在《新星期天》周报刊发,当然是一等稿,这还不算,我还投给了《黑龙江日报》《北大荒日报》,也都很快见报,之后全国多家媒体予以转载,产生强烈的反响。
写作体会:某件事很多人写过了,就不敢去了,或者不愿意去触碰了,认为同样一件事,都被同行“写烂了”,再下功夫也不容易写出新意,弄不好闹个白忙活。
其实不然,只要提前做好功课,深入实际,走进现场,认真观察,细心揣摩,一定会有收获。也验证了老百姓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锯响就有沫。
但是,有一点要切记,这把锯一定要用心拉才行!这篇作品堪称是“全国粮票”(通用)。为啥这么说?其实它既是一篇新闻通讯,又是一篇散文。
就像著名作家魏巍当年写的那篇传世之作《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样,它按照新闻通讯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过后又归类到散文里,收入到散文的各种文集。
我所说的“全国粮票”,就是这个意思,这样的作品具有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兼容性,发表的渠道多,因此,大家应该多多尝试。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