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阅读的意义在于学习了知识;也有人说,阅读的意义在于滋养了心灵。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翻过的山和看过的书,都是人生的新高度。
关于读书,我想这样回答你。
(一)书,是孤独时的陪伴
上大学时,我们四人一间寝室。平时基本上是形影不离,可一到周末,长沙本地的芳和翼,她们都会经常回家。热衷于公益事业的波,也是很早出门,很晚回寝。留下我一人守着那三四十平米的卧室。无人说话,我就钻进巴金的世界,《家》《春》《秋》《雾》《雨》《电》;无人聊天,我却爱上了张爱玲、三毛、路遥等,在《倾城之恋》、《撒哈拉的故事》、《简爱》、《飘》中,与她们一起探讨“世间情为何物”。
我看书,这使我多了一些忘年之交。
(二)书,是浮躁时的修炼
梁实秋说,对于一般人而言,读书是最简便的修炼。2010年,我被分配在某乡村的一所小学,挂名担任语文教师。其实除了数学课,剩下所有的课都是我的。除此之外,我还担任了班级的班主任、学校的总务等等工作。从县城到乡下,从中学到小学,从平坦柏油路到坑洼黄泥径,那种失落感让我懊悔。今天得去想明天吃什么、此刻得去想接下来要组织什么活动……,写方案、做资料,我每天压得烦躁不堪。偶尔传来“某某同学去了哪所名校”的消息,更让我愤怒和自卑。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告诉我,人生就要历经坎坷,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的信念,勇敢自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战,就能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书写我们的传奇。《人性的弱点》中说,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和别人攀比,而忘记享受自己的生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我看书,这使我多了几分淡然和从容。
(三)书,是迷茫时的指引
初为人母的我,经常会因琐事与孩子发生冲突,甚至陷入莫名的焦虑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父母的期望,其中也包括一个无知的我。深怕女儿跟不上同学的节奏,我被内卷得非常厉害。各科试卷齐全、时间安排紧凑、听说读写排满……,可我的“好心”换来了孩子的讨厌和排斥。
林文采博士说:“如果你养孩子养得披头散发、焦头烂额,那一定是养错了。”我该怎么办?我翻阅《正面管教》、《自驱型成长》,我阅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倾听孩子》等书籍,我向孔子、曾国藩、曹文轩请教。
我看书,这使我多了一点正确的答案。
累了,就读读美文吧;倦了,就读读小说吧。幸好,这些年我一直都在阅读,我相信,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