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22日,世界水日。清泠春雨已连着下了四天,春分有雨是丰年。雨水滋养万物,贴一篇旧文,忆那年的雨,感恩大自然的造化。今年世界水日纪念主题: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
《坐禅谷步雨》
深山翠谷,佛踪云迹,位于河南省淅川的坐禅谷、香严寺,一个是万年幽谷,一个是千年古刹,浮生能得半日在此流连,应抵得城中半载吧。
淅沥秋雨中迤逦行来,沿途,荡荡山有声,泠泠水出韵!佛光瀑,莲花瀑,瀑瀑相连,滚珠溅玉,淙淙幽泉,潺潺作歌,叮咚之声,不绝于耳。漫山枝叶,细雨摇青,天丝旋舞,水面清圆,仿佛盈盈莲足千点万点,蹈不完这一方凝碧的舞台。
千佛崖下望去,森森然,怪石嶙峋,幻化佛影千千。面壁崖前,一僧兀立,风雨满怀。谷中崖壁上,时见一座座静修之佛,或肃立,或端坐,或侧卧,见我辈如未见,不语不动。我从佛前走过,返程再遇,不觉也一般过如未过,相对仿如初遇。如此,相遇竟如不遇,雁过无痕迹,云去无踪影。可知,我来,是缘;我去,亦是缘。我们的来去,缘起复缘灭,山与水知或不知,于我们却都留下了记忆,红尘乱,许多烦恼便是由此而生吧。佛祖呢,拈花一笑而已!
数百级石阶陡直而上,便是大唐宣宗皇帝几度逃难的通天之洞,望之,千年故事杳然,唯洞中流泉汩汩声从未歇息。途中过桥数座,或为木栈,或为石桩,点足其上,平生许多天然乐趣。疏雨阵阵,时大时小,恍惚中,儿童缤纷的雨衣,游客五彩的伞面,一时翩跹如蝶。
想那佛家居此,自然常常行到水穷之处,坐看云起。可惜,我们却没有这样的福份。虽十分乐意听这穿林打叶之声,却不能徐行。匆匆,行不到水穷处,更无暇坐待云起。潺潺溪谷,悠悠古寺,走出来,大片竹林摇曳雨中,枝枝叶叶尽看啼痕。挥一挥雨水润湿的衣袖,在心底道一声离别,不再回首。我只带走,鞋底,佛堂外星星青苔。
归来次日,放晴。设若迟一日去,如何?只少了手中的一把伞么?风霜雨雪,原是自然气候。若是必得晴日才宜出门,想那雨中的山色,青青碧颜但为谁容?那雨中的山花,娇娇笑脸又为谁开?那雨后的山雾,霭霭变幻却为谁流连?那雨下的流瀑,浩浩高歌竟为谁放声?
所以,有雨的日子,我亦来。陶然撑了伞,隔一帘雨,坐禅谷中,看山别样的清峻,听一瀑接一瀑的畅然开怀大笑,问候林间的小花,陪她们秋雨中一起新凉。
(200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