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一、企业设计中台出于什么目的
回顾2019年的时候,可以说是中台概念进入规模化建设和落地的元年,很多大中小公司都开始了中台的建设。但正如很多新事物兴起后一样,总是有反对的声音,认为中小公司,业务少、体量小,根本没有必要去建设中台,这一举动纯属跟风。
可真的是真实如此?实际上各企业之所以会去搭建中台,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当下整个行业进入了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风向为主导”阶段。
在这个阶段,大家基本上没有核心竞争壁垒,A公司可以开发一个美图秀秀,B公司一样也可以,技术实现已经不再是制约产品能否被市场、用户接受的关键性问题了,而大家比的是企业的传播渠道。
进入这种时代,企业想要活下去的关键就是“能否去提升公司内部运营效率与减低运营成本的开支”
好多管理学书上说过一个公司的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动态成本两个部分,互联网公司固定成本最大的开销就是员工工资,一个工资15K的员工,企业所要支付的成本是在20K以上(要交五险一金的,办企业也不能犯法不是),假设一家公司有100多名员工,每月啥都不干,固定开支就要180万左右。难怪最近裁员消息这么多,因为企业必须要节省一部分固定开支,为自己主要业务预备足够的现金流。
但是减少开发人员肯定会导致项目研发进度的下降,“那有没有人少了,但是做事情的进度还是一样快的办法呢。”
需求出现了,这个时候主打解决两类问题:“企业内部复用率与统一整个公司的设计体验”中台方案,一下成为了“时尚圈的宠儿”
二、中台设计到底有没有核心公式
上面简单说了一下在企业眼中,中台是什么作用后,我们现在来瞅一瞅,设计中台有没有核心公式或原则。
现在网上已经有很多关于设计中台的文章了,但部分文章有很大的局限性,原因是每家企业的具体业务、人员配比、经营情况都不同,所要搭建的中台也肯定是不同的,所以不能一股脑照搬各类文章中一二三步现有的、手把手教学搭建的中台设计方案。更多是探索,摸着石头过河。
中台设计过程说白了其实就是“高标准的企业级软件”设计过程,而且是有着深度定制化的特征,一个能用能上战场的中台,是针对每个企业的业务现状和需求进行千人千面的设计,是能根据企业的业务进化,不断去扩大覆盖范围,那中台设计的原则是什么?怎么判断设计的中台是否正确?
前半部分介绍到中台的一个目标是提示效率、节省公司开发自有,那检验中台的标准自然就是是否为企业带来了效率的提升。
于是我们就得出了公式:
(原业务线开发模块所用人日-调用中台后的新开发人日)/原业务线开发模块所用人日
举个例子:
假设要给网站重新设计一个注册登录模块,需要8个人日,而直接用中台调试,只需要2个人日,应用这个公式可得出:(8-2)/8=75%。
效率就提升了75%呀,就问威力大不大。
/ 小小知识点 /
在这需要补充一个小知识点,对于公司一般可以按照业务划分为两类:
统一载体类产品:
企业内部各个事业线都是统一的用户客服端服务,类似淘宝、喜马拉雅等,我们用户看似只是玩了一个APP,但背后是由订单中心、会员中心、用户中心等组成,也就是一个产品背后由不同业务线提供
多载体类产品:
企业不同的事业线有不同的客户群体与针对的产品。类似齐悟,针对不同的硬件公司有不同的语言交互解决方案。
文章中的不饿了外卖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统一载体类产品,在他们公司有多组分别支持不同的业务板块,比如信息流板块、订单板块、会员中心板块,由于他们是属于统一载体类产品,所以每个业务板块都有不同的团队自行开发维护。
在这种环境为前提下,如果外卖软件要做一个退出登录的功能,而他们内部不同的业务板块中退出登录功能是由不同的团队来开发的,用户外部看着按钮都叫退出登录,但背后的实现逻辑不一样。
有的入口是删除用户在本机的个人信息,记录退出日志再退出返回登陆界面;
有的入口是硬退出,什么信息也不清除也不记录日志,直接返回登陆界面;
有的入口是注销登录要求用户进行二次确认,在执行退出记录;
可以看出不同团队做出的东西,流程、数据交互、后台操作完全不同并且不兼容,这就提升了代码维护难度呀,所以能理解为啥大公司要那么多开发人员了吧,各自为政、重复建设,中台其实就是要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写在最后:公众号:顾四秋
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公共号,里面有更多关于产品、技术方面的文章哦,还会有不定期的福利送(书、资料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