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我五岁半的时候。为什么五岁半这个数字记得这么清晰,是因为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我妈说起这件事。每每谈到时她的脸上总会伴着两行热泪。“你那么小就承担了家庭的重任,你还是个孩子呀……” 而我每听到时,都会骄傲的伴着不好意思的笑笑,内心却有异样的感受在涌动。
没有想到,这次鼓励课程中Ella带导“童年回忆”活动,开始跳出来的不是这件事,而第二件出来的竟是它,是那么的清晰,虽然一直都是,但这一次是正规的浮现出来。
那是一个天还没有亮,灰蒙蒙的清晨,眼前出现了一个小女孩孤单的背影,手里捧着饭盒正在穿越有轨电车轨道,现在是长春留下来的历史产物,就是52、54路电车。我的家就在红旗街书店的后面,穿越铁道过马路是为了去对面省医院给住院的爸爸送早餐。记忆中当时妈妈必须要6:10分赶上班车,所以给爸爸送饭这件事就落在我的身上。你眼前出现那个画面了吗,没错,那就是五岁半的我。
我从小就胆小,怕黑,没有安全感;
我怕走夜路;
我怕见到医院里手推的床,尤其是怕遇见盖着白布的人的场景;
每每走进那里,我的心都在颤抖,怕遇见可怕的事;
我也常会用联想吓到自己……
但是不知什么力量又在驱我前行。是可以替妈妈做事了?还是能让生病的爸爸吃上早餐?是无奈还是什么,我不知道。
那个时候探病人的时间规定很严格,是分上下午固定的时间才给开门。而看门的老爷爷也很负责任,不到探病时间差一分也绝不让人进去。但是在我去送饭的每个早晨,他都会让我进去。还会说句进去吧孩子。
此刻的我又回到了那个弱小的躯壳里。我依然会流泪,流出的感动,感动那么小的孩子可以承担那么多,尽管看到的是我自己。
好了,平复了一下。今天让我回到觉察。看看五岁半的小女孩儿在那个当下什么样的感受、想法和做了怎样的决定。
我的感受:是害怕、没有安全感、也有恐惧和无奈。
我的想法:如果妈妈可以来送就好了、我长大就好了,我就不怕了、我要是个男孩儿就好了。
我的决定:继续给爸爸送饭。
那我们做“童年回忆”这个觉察活动呢,是引导我们感受在童年,因外界环境而使我们有意识、无意识地对自己、他人、世界的看法和决定。这样的记忆代表着所谓的“人生就应该如何如何”的思维模式,也就是我们的私人逻辑。实际上私人逻辑没有对错,因为每个人成长的背景、环境和经历都不同,我们都在用自己的私人逻辑去诠释世界。
我又穿越回去并认真的感受,给自己进行了头脑风暴,写下了很多对关于自己的、关于他人的、关于人生和关于决定的,那么最后让我圈出来的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关于自己:弱小的。必须勇敢和坚强。
关于他人:没有安全感。但人是善良的。(老爷爷让我进去,他很善良。)
关于人生:要承担责任。
关于决定:做好我能做的事。承担我认为该承担的责任。
这就是我认为的人生就该如何如何,这是我的私人逻辑。
对应成年后的我,我一直认为有些事只能我来承担,但我一直在透支。
我要自己遇事坚强,以至让我发展成“强悍”,这个部分又体现出“X”原点那个活动,我在进行过渡补偿,所以才会焦虑。
凡事我尽量自己做,很少开口请求帮助,以至过度补偿到因无力完成而抱怨。
我很容易相信他人,遇事想得过于简单,认为人都是善良的,会被家人说社会经验不足。但是傻人傻福,也没吃什么亏,或许亏了也不知道。
我没有安全感,在20年的婚姻生活中我一直在指责我的先生没能给我安全感。
我对“一切”的解读都来自我自己。这其中安全感是首要的问题。现在清晰透彻的知道,安全感不是要对方给的,是你在原生家庭就缺失的,唯一可以推向的或许是自己的父母。而所有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只是不知道怎么给。
关于“安全感”我疗愈了,我找到了自己的安全感,它来自我自己,现在的我认为自己很有力量。
这并不是一定要我们去改变什么,是让我们更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因为你本来就很好。
❤️鼓励课程真好,毎次都会挖出宝藏,它们都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