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XXX,来自天津,是一位14岁男孩的妈妈。今天我来爆爆自己的料,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成长的小故事。
当我打开记忆的闸门,开始回忆这两年来所走过的历程时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变化与成长已悄然发生。
那个严厉、啰嗦的妈妈变得柔软、平静,更加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懂得如何去爱儿子、接纳儿子、引导儿子,亲子关系越来越亲密。儿子也由之前的易怒、暴躁、内向、不自信变得更加平和、积极、阳光、幽默、自信。
那个爱甩脸子、爱挑剔、一不顺心就喜欢冷战的妻子变得温柔、体贴,更加理解、支持、接纳丈夫,夫妻关系更加融洽了。
一、因为我的成长源于儿子,就先来说说我和儿子的故事吧:如果我问大家,你们参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想绝大多数人会说:还不是因为我家那个臭孩子,学习不好,又不听话,一天天气得我不行,一说学习家里就鸡飞狗跳的。哈哈,其实我当初选择学习的目的和大家一样,也是为了想找到对付我家儿子的绝招。
以前我对儿子很严厉,跟他说话经常绷着个脸,以为这样才能彰显自己家长的权威,就会让儿子听话。
就连我同事也说我,和别人说话都是面带微笑,可对我儿子却很严肃,一点都不笑。
因为我的严厉,儿子变得胆小,甚至有些懦弱,每次说话或做决定都会先看我。每当这时,我会特别生气。我希望他独立,勇敢,能自己做决定,可我却没给他足够的信任和空间。
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确越来越强,因为我的严厉已引起他的反抗。反抗无果就会发怒,经常面目狰狞,甚至大吼。每次看到儿子这样,我就会更生气。
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对,却不知该怎么做。可我不服气呀,怎么能管不了自己的孩子呢?于是我经常会对儿子噼里啪啦的讲一堆大道理,想说服他,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儿子越听越烦躁,越听越抵抗得越厉害。
儿子到了六年级,我已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甚至害怕惹怒儿子。在他因烦躁和委屈而哭吼时,我手足无措。老师说他太内向、不自信时,我也只能腹诽“为什么我的儿子是这样的?”
面对所有这些问题,我找不到症结所在,更不用说有方法了。虽然也断断续续学一些关于教育方面的知识,但也只是学了就学了,根本找不到方法。我依然烦躁、焦虑,无计可施。
儿子刚上初一时我开始系统的家庭教育学习,决定和他一起成长。
学习的第一门课就是《成年期的心理年龄》。听了这个课,我犹如醍醐灌顶,才知道,原来我虽已是成人,已是妈妈,可我的心理年龄却还没有成年,我还停留在青春期的心理年龄阶段,因此才会不停的以战斗模式和老公相处、和儿子相处,想争个高低胜负。
要想有所突破,必须提升自己的心理年龄,让自己走入真正的成年期。于是我开始试着觉察自己,用里面讲到的六把钥匙界线、全局、次序、客观、接纳、通情达理来分析和处理问题。自己的焦虑好像真的一点点减轻了。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开始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在情绪来临前选择暂停,如何正面表达、转化情绪。当我将这些方法用在儿子身上时,儿子发怒的次数居然越来越少了,甚至他还把我的情绪管理“偷学”过去,由那个很闷、有点忧郁的少年,变得开朗爱笑了,还得意地跟我说:“老妈,你看我现在的情绪管理的多好,我在学校都不生气了。”
当我把培养自信心的方法用在儿子身上后,他居然由之前那个在班里不说话、没有朋友的沉默男孩,变得主动、自信。还建了个微信群,拉了几个和他投脾气的同学,和他们交上了朋友。
我用学习的身心基础里讲到的小游戏和儿子互动,他很喜欢,每天和我比赛镜像动作的游戏。还会在每天放学,我给他开门那一刻故意吓我,我也乐得的配合他做“莫罗反射”的游戏。现在儿子快上初三了,但这个游戏依然是我们每天的必修项目。
就这样,我有了引导儿子的方法,底气也足了,渐渐学会了看到儿子拥有的、做到的,学会了分清界线,学会了接纳,懂得了无条件而有界线的爱,少了对他的批评和指责,和儿子的关系不知不觉中亲密起来。
现在正值暑假,以前最让我头疼的“假期综合症”没有了,我们各自做好自己的事。儿子在前所未有的、专心的连续上着补习班。我在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和助教工作中,用我学到的家庭教育知识去帮助更多的,像我之前一样焦虑的妈妈。
二、下面再说说我和老公之间的事
我和老公是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到了一个单位。上班第二年结婚,婚后相亲相爱,过了三年的二人世界后才要孩子。
。由于工作关系,老公常年在外出差,每年在家的时间超不过两个月。虽然多年来一直保持每天一个电话,但由于聚少离多,沟通难免出现问题。
久而久之,我会怪他不管家,不关心我和儿子。偶尔回来一趟也是给我添麻烦,本来照顾一个就够了,他回来还要多照顾一个。回来后家里立马变乱,袜子脱了随处扔,做完饭厨房收拾的不干净,洗完的锅碗瓢盆不放回原处……反正都是问题。
加上老公对我说的话不痛不痒不搭理的劲儿,我就更加来气,于是经常自己生闷气,挑起冷战。可冷战只是属于我一个人的,人家老先生根本不接招,于是我就更气。
哈哈,说到这是不是觉得我很可笑?或者看到了你自己的影子?说实话,现在想起来我自己都想笑,这不纯属自讨苦吃吗?可那时的情绪就是无从排解,不会转移呀,其实是很痛苦的。
学习后我才知道,原来我是把关注点都放到了儿子身上,忽略了老公的感受,看不到老公的好,也丢失了自己。通过学习我明白,在我们这个家庭中,夫妻关系才应该是第一位的,而夫妻关系在孩子的生命铁三角中也是优于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的。
为了我们这个小家庭的幸福,也为了找回我们当初相亲相爱的美好,我开始专门去修复夫妻关系,开启了我和老公的蜜糖时间21天践行打卡。这段时间里,我对老公主动开撩,前所未有的理解和接纳老公。虽然相隔千里,却能隔着屏幕感受到彼此的欣喜和变化,我们又重新找回了恋爱时的美好感觉。为了让儿子充分感受到爸爸妈妈之间的爱,我们每次也会当着儿子的面大秀恩爱。
现在我们的夫妻关系越来越好,这也促进了我们亲子关系的紧密。儿子再气我时有老公给我撑腰,老公欺负我时有儿子给我拔壮,总之,幸福感要爆棚啦。
如果你们现在问我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会说是为了提升和改变自己,影响孩子,幸福家庭。相信大家刚才听了我的故事也感受到这个事实了吧!是的,为改变孩子而来,收获的却是自我的成长和家庭的幸福。
当然,这一切的幸福和美好的到来都源于我自己的选择。我选择了不做怨妇,选择了学习,选择了不做孩子成长的天花板。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很多次选择,每一次选择都说明你正面临着一个岔路口。亲爱的朋友们,您会为了您的孩子,为了家庭的幸福美满做出哪种选择,走哪条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