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简书上好多书友都在讨论所谓的“体制”内的工作,似乎一时间所谓的体制内被批评的体无完肤,一眼望到了头、一潭死水等话语全部用在体制内似乎都不为过,到底所谓的体制内的工作到底怎么样,可能没有谁能说的清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印证了那句名言“城里的想出来,城外的想进来”,我的一个朋友A君也在基层干了七八年,在一次酒桌上,我还是问出了同样的问题,下面是他的看一些法。
我在基层干了七年了,从刚进单位的小王,到现在也慢慢的变成了老王,说心里话,我还是很感激这样的体制的,因为这份工作,我买了房子,娶了老婆,现在养着孩子和父母双亲,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份工作,我可能还在到处漂泊,没有这样一份所谓体面的工作,岳父岳母也未必会把女儿嫁给我,所以我不能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但是既然大家问了,我还是可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的。
说到体制内的问题,我在这就不详细解释什么是体制了,相比大家都知道体制的含义。首先谈谈我可能是这个体制的获益者,就像前面说的,我因为工作有了家庭,可以有一份不菲的薪水收入。任何一份工作,都离不开待遇,这是你工作的最基本需求。说心里话,体制内的收入还是可以维持你正常的家庭开销的,如果非要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比喻的话,一般来说一份体制内的收入可以让你每周逛逛万达,每次节假日可以国内旅旅游,公积金的福利可以基本上保证你在当地有一套不错的住宅。我相信这样的收入对于胸无大志的我,或许没有留洋海外的大家而言应该还是很让人激动的。
待遇之外,不可绕开的就是大家一直说的体制内的稳定了,平心而论这样的体制确实很稳定,不开玩笑的说从你参加工作到退休回家,这看似很长的二三十年之间,可能并不会有什么波澜,对于绝大多数体制内工作的人来说,如果你不是王侯将相之后,亦或者不是马云马化腾之财力的话,你很难在这样的体制内有什么大的作为,资历是你唯一的优势,获得资历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熬,等媳妇熬成了婆,你便成功了。
“公平”一直也是大家择业的时候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说句实话,体制内的工作很公平,无论你做多少努力都无法改变资历在你的待遇上决定的分量,所以很公平的每个体制内的人都在努力的提高自己的资历,更公平的是干一年多一年的资历,无论是谁都无法离开这样的公平。
最后就是这份的工作的成绩,这里的成绩的标准真正的做到了不唯实、不唯书、只唯上。你的工作能力的好坏都取决于你的上级是否认可,你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取决于上级是否安排你去这么做,这里没有那么多的个性、没有那么多的自我,服从和顺从就是唯一的语言。你再有个任人唯亲的上级,那么你的成绩可想而知了。
工作七年的我给自己做个总结吧,七年后的我和七年前的我面对面的站着,熟悉而又陌生,熟悉的是七年过去了,你的才能和能力并没有得到什么提高,七年花在自我提高的时间太少了太少了,却又那么的陌生,当年的冲劲和意气风发都没有了,却多了一份小心,多了一丝唯唯诺诺。七年之间我学会了吃饭的时候领导要坐在对着门窗的位置,我知道了一个单位里面到底谁是一把手,我知道了不该发言的时候绝对不说话。从过去那个厌倦论资排辈的小杆子,变成了现在认为小杆子多干工作理所应当的老同志。更加学会了,权力和责任并不是对等的,拥有权力的人往往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也知道了这个责任可能不是学校里的批评教育那么简单了。
说到这,A君喝了一杯酒,继续说道。
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最适合你,没有那么绝对的,如果你是一个安于现状又喜欢朝朝幕幕的人的话,或许体制内的工作很适合你,没有那么多个性的你会很服从的让别人爱上你;如果你是个一切都要搞清楚弄明白,一切都要明明白白的人的话,建议你还是不要进入这样一个束缚你的怪圈了,因为可能你的上级,他自己都没有搞明白呢。
和A君喝完酒回家的路上,我想A君可能说的有些偏颇,任何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工作的人,如果你是一个积极进取,愿意为之奉献和努力的人,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会给你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如果你想用混的态度去面对人生,那纵使把微软交到你的手中,可能也是关门大吉的好。请记住,决定事情好坏的是,从来都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在这个“王侯将相,却有种乎”的年代,如果我们也可以靠自己拼出一片天,那不更是一段佳话么,你说呢,朋友?